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与普通 TEM 的对比研究:原理、性能及应用

说明:本文华算科技介绍了球差电镜(AC-TEM)的原理和优势。球差电镜通过加装球差校正器,有效校正了普通电子显微镜的球面像差。它能在原子级别清晰分辨材料结构、降低成像伪影,并精准表征轻元素,但成本高且对样品有一定要求。文中还指出在一些常规应用场景中普通TEM/HRTEM更具性价比。

什么是球差电镜

球差电镜通常指配备球差校正器透射电子显微镜,即Aberration-CorrectedTEM,简称AC-TEM,是通过加装“球差校正器” 优化了传统TEM的关键缺陷,在分辨率、成像质量、分析能力上实现质的突破。

要理解其独特性,需先明确“球差” 的本质——普通电子显微镜的透镜存在 “球面像差”,导致不同区域的电子聚焦不在同一点,限制了分辨率提升;而球差校正器可抵消这一像差,让电镜突破分辨率瓶颈。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与普通 TEM 的对比研究:原理、性能及应用

1:球差校正光路示意图。DOI: 10.1126/science.1152800。

以下从3个核心维度,对比球差电镜与普通TEM、HRTEM的差异,突出其独特优势。

球差电镜该如何选用
分辨率:从“纳米级/亚纳米级” 跃升至 “原子级分辨”

这是球差电镜最核心的优势,直接打破了普通TEM的分辨率天花板:

TEM常规分辨率约0.5-1 nm,仅能看清纳米尺度的形貌(如10 nm以上的颗粒、微米级缺陷),无法分辨单个原子;实际分辨率受限于样品厚度、漂移与电子源稳定性的影响

HRTEM分辨率提升至0.1-0.3 nm,虽能看到 “晶格条纹”(反映原子排列的周期性),但难以清晰区分相邻原子(如间距<0.2 nm的原子列),且对轻元素(如 C、O、Li)成像模糊;

球差电镜HAADF-STEM模式和极佳成像条件下,分辨率可达0.05–0.1 nm(极限值0.03 nm),具备分辨原子列甚至原子的能力。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与普通 TEM 的对比研究:原理、性能及应用

2:二维金属氯化物纳米晶体的球差电镜(AC-TEM)图像,能清晰表征原子列。DOI: 10.1021/acsnano.7b02838。

成像质量:消除“伪影干扰”,还原材料本征结构

普通TEM因球差、色差等像差影响,成像易产生 “伪影”(如晶格条纹扭曲、原子像重叠),导致结构判断偏差;而球差电镜通过校正像差,提升成像真实性:

普通HRTEM观察薄样品时,在不连续的区域(如界面、表面)拍摄HRTEM像存在衬度离位现象,一些细节被模糊的假象所掩盖;观察厚样品时,原子像会因电子散射叠加变得模糊,无法区分层间原子;

球差电镜可显著降低像差引起的伪影,拍摄的像图像清晰,边缘整齐提高图像保真度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与普通 TEM 的对比研究:原理、性能及应用

3:A)TiO上Au单原子的HAADF图像;B)圈出为Rh1/ReOx–Al2O3上二聚体的HAADF图像;C)圈出为Co@Pd-Pt中三聚体和Pt单原子HAADF图像。DOI:10.1002/smll.202006482。

轻元素分析:从“难检测” 到 “精准表征”

普通TEM(含HRTEM)对轻元素(原子序数 Z<10,如 H、Li、C、O、N)的成像与分析能力极弱,而球差电镜通过优化衬度与谱学联用,实现轻元素的原子级表征:

TEM/HRTEM轻元素原子散射电子能力弱,成像时几乎“看不见”(如锂电池 SEI层中的Li原子、MOFs中的O原子);即使搭配EDS(能量色散X射线谱),也因轻元素X射线信号弱,难以精准定位其分布;

球差电镜通过HAADF-STEM的Z-衬度增强,结合EELS实现轻元素分布与态分析;TEM模式下可通过相位衬度技术辅助成像。若搭配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实现亚纳米甚至接近原子尺度的元素mapping,轻元素部分结合模拟与统计方法确认。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与普通 TEM 的对比研究:原理、性能及应用

4:石墨烯掺杂硅的AC-TEM图像(经后期处理),比例尺为0.5 nm,可实现对轻元素C的高质量成像。 DOI: 10.1021/acsnano.5b06050。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与普通 TEM 的对比研究:原理、性能及应用

5:不同充放电条件下LiCoO2电极的ADF-STEM及EELS图像。DOI: 10.1021/acs.nanolett.8b02587。

球差电镜并非“万能”,这些场景选普通TEM更合适

尽管球差电镜优势显著,但并非所有场景都需要:

1.若仅需“统计纳米颗粒粒径”“观察材料表面/内部的纳米级缺陷(如10 nm以上的裂纹),普通TEM已足够,无需浪费球差电镜的高成本机时;

2.球差电镜对样品厚度尤其敏感,>100 nm样品常需FIB超薄制备“强磁性材料”(会干扰电子束),球差电镜难以成像,普通TEM(或SEM)更实用

3.若研究目标是宏观形貌表征”(如薄膜表面平整度、颗粒团聚状态),SEM比球差电镜更简单、高效。

如果你想观察你的样品的原子级结构并希望知道原子的元素种类ACSTEM将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你想观察样品的形貌和电子衍射图案或者样品在TEM中的原位反应,那么物镜校正的ACTEM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与普通 TEM 的对比研究:原理、性能及应用

6:a)未被校正的系统衍射图表,方位角以π/6为单位在0-2π之间变化b)球差校正并对中合轴后的衍射图表。可以看出电子束倾斜角变化,衍射图的形状相同,表明消球差特性。

简言之,球差电镜的核心价值是“解决普通 TEM/HRTEM 看不见、看不准的原子级问题”——当研究 “原子结构界面观察、轻元素分析” 时,球差电镜是很好的选择;反之,常规表征优先选普通TEM/HRTEM,兼顾效率与成本。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19小时前
下一篇 2025年11月7日 下午3: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