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Nature Water!
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超过三分之一人口面临水资源压力,预计到2025年该比例将升至近三分之二。反渗透(RO)膜技术作为海水淡化和水回用的核心手段,依赖于界面聚合制备的聚酰胺膜…
-
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袁海洋,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电化学二氧化碳(CO2)还原成多碳产品是将间歇性可再生电力储存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途径。 氧化物衍生的铜(OD-Cu)因其对多碳(C2+)产物的可调选择性而…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熹/傅尧,发表Nature子刊!
氘代技术在有机合成、药物设计和分子成像等多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炔烃的电催化半氢化反应为制备Z-烯烃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但在实现这些化合物的半氘代方面存在不足。 2025年3…
-
高达99.5%!上硅所李驰麟,AM!
氟离子电池(FIBs)因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无枝晶安全性以及资源丰富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研究关注。尽管研究人员已提出一些阴离子受体用于解决无机氟化物盐的不可溶性问题,但由于氟离子难…
-
接近100%!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Nature子刊!
基于液态有机电解质的可充电Li||I2电池存在明显的多碘化物穿梭和安全问题,而使用固态电解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目前的全固态Li||I2电池在高温下仅基于双电子I–…
-
150.1 mAh/g!物理所吴凡,Nano Energy!
具有超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LiNixCoyMn1-x-yO2,NCM,x≥0.9)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SASSBs)为高性能储能系统提供了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潜力。然而,由于不良的…
-
IF:42.9!华北电力大学吕玮/徐超eScience综述: 水系锌离子电池发展新路径: 挑战、策略和前景
研究背景 化石能源的持续开采引发了全球环境危机,因此,可再生储能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水系锌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优势,有望应用于大规模储能技术。然而,当前关于水系锌离…
-
5500小时!王春生Joule:水系锌电池的电解质设计
水系锌电池(AZBs)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环境友好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商业化进程受到锌电极低可逆性和弱循环寿命的限制,主要原因在于析氢反应(HER)和不均匀的Zn沉积。HER由Z…
-
范式转变!北化所姚建年院士&张闯&中石大王熙,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表面自旋构型在自旋依赖催化反应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在与配位环境的既定主导作用相比。 2025年4月23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姚建年、张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
-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杰青」杨化桂&刘鹏飞、戴升,新发Angew!
过渡金属氮化物是析氧反应(OER)中很有前景的导电支撑材料,但其在长期试验过程中的电化学氧化是否会影响OER催化剂尚不清楚。 2025年4月21日,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