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
-
晶格氧的作用是什么?
晶格氧在氧析出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OER过程中,晶格氧作为催化剂表面的氧源,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参与氧气的…
-
如何解析LDH与羟基氧化物?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由二维层板与可调控层间阴离子构成,通过金属组合(如NiFe-LDH)及缺陷工程优化催化活性;羟基氧化物(如α-FeOOH)因晶型差异(层状/隧道结构)展现独…
-
电子密度计算具体指什么?
电子密度理论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解析材料的微观电子行为,包括自旋密度(揭示磁性)、电荷密度差(界面电荷转移)、原子电荷(量化电负性)及电子局域化函数(ELF,区分键合类型)。…
-
如何从计算角度分析钙钛矿?
钙钛矿材料因其ABX₃结构的多样性和可调性,在光电、储能和量子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本文从理论计算视角系统分析了钙钛矿的结构分类,包括氧化物/卤化物化学组成、立方/低维晶体结…
-
基于 DFT 的 Fe₃O₄电子结构、缺陷 / 界面效应计算及 Fe₃O₄@MoS₂异质结构催化活性优化
四氧化三铁(Fe₃O₄)的催化计算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解析其电子结构(如半金属性、铁磁性)、缺陷/界面效应及催化机理(如NEB法计算反应能垒)。 复合材料设计中,异质结构…
-
什么是动态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是指催化剂表面上能够加速特定化学反应动力学—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特定位置。传统上,许多研究将具有固定电子和几何结构的活性位点视为在电催化过程中静态且不相互作用的模型…
-
如何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设计高性能电解液?溶剂选择、锂盐配比与添加剂优化的多尺度分析
本文围绕电解液的组成、分类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电解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以及它们在电池性能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探讨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
-
应力与界面:如何影响活性位点?
应力与应变通过改变催化剂表面原子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有效调控吸附热力学与反应动力学。DFT 计算揭示了不同类型应变对应物结合能和态密度的定量影响,为实验设计提供了指导。 实例表明…
-
单层/多层MoS₂的能带工与多相结构特性 从直接带隙半导体到功能化应用的多尺度解析
二硫化钼(MoS₂)是一种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具有单层、多层及1T、2H、3R相等多种结构。 单层MoS₂为直接带隙半导体(1.8 eV),适合光电器件;多层MoS₂为间接带…
-
费米能级的物理本质与催科学应用 从能带调控到界面电子转移的多尺度解析
本文系统阐述了费米能级的物理含义及其在催化科学中的关键作用。 首先介绍了费米能级的定义、费米–狄拉克分布及温度效应,并说明了其对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导电性质的决定意义。 接着,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