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华算科技介绍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定义、工作原理、关键公式、在表征样品表面化学信息中的应用。XPS基于光电效应,通过测量光电子的动能和数量,可分析样品表面的元素组成、化学态、电子结构等信息。文中还介绍了全扫描谱图、高分辨率谱图、价带谱图、卫星峰和俄歇谱等谱图类型及其分析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又称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学,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表面化学分析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X射线光子照射样品表面,激发样品中原子的核心电子逸出,通过测量逸出光电子的动能和数量,获得样品表面的元素组成、化学态及电子结构信息。

图1:光电发射示意图。
XPS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分析深度极浅,仅涉及样品表面1-10纳米范围,能够精准反映材料表层的化学信息;分析区域可小至10微米量级,满足微区分析需求;检测范围广,能够识别原子序数≥3的所有元素(即锂及更重的元素),但无法检测氢和氦。

图2:XPS光谱原理示意图。

基本原理
XPS的工作基础是光电效应,其微观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1)X射线光子(能量为hν)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将能量传递给原子的核心电子;
2)当传递的能量超过电子的结合能(E)时,电子克服原子核的束缚从原子中逸出,成为光电子;
3)逸出的光电子被电子分析器捕获,测量其动能(E),进而推算电子的结合能。
在这一过程中,光电子的动能、结合能与入射光子能量满足能量守恒定律,这是XPS分析的核心关系式。同时,由于样品表面存在电荷积累(尤其是绝缘样品),实际测量中需引入电荷校正因子(φ),以准确计算电子的结合能。

图3: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示意图。DOI: 10.13140/RG.2.2.15444.07047
关键公式与参数解析
XPS分析中最核心的公式为结合能计算式:E= hν-E-φ
其中:E为光电子的结合能(eV),是元素的特征“指纹”,不同元素及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学态具有特定的结合能;
hν为入射X射线光子的能量(eV),常用Al Kα(1486.6 eV)或Mg Kα(1253.6 eV)射线源;
E为光电子的动能(eV),由电子分析器直接测量;
φ为电荷校正因子(eV),用于补偿样品表面的电荷积累,通常以 adventitious carbon(C 1s,结合能284.5 eV)作为内标进行校正。
此外,在高分辨率谱图分析中,峰形拟合是解析化学态的关键手段,常用的数学函数包括:
高斯函数:适用于描述对称峰,常见于热力学稳定的简单化学态,表达式为:I(E) = Iexp[-(E-E)²/(2σ²)],其中I为峰强度,E为峰位置,σ为峰宽;
洛伦兹函数:适用于描述因能量损失机制变宽的峰,常见于金属或强耦合系统,表达式为:I(E) = I[Γ²/((E-E)²+Γ²)],其中Γ为峰宽;
Voigt函数:高斯函数与洛伦兹函数的组合,用于描述实际光谱中的复杂峰形,能更准确地拟合实验数据。

XPS作为多功能表面分析技术,能够提供样品表面的多层次化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元素组成定性与定量分析
XPS可对样品表面1-10纳米范围内的元素进行全面筛查,定性识别所有原子序数≥3的元素(Li至U)。
通过测量各元素特征峰的强度,并结合元素的灵敏度因子(SF),可实现半定量分析,确定各元素的相对含量,检出限通常为0.1%-1%,在优化条件下可低至ppm级别。

图4:对样品ZrN B的四个子组分(经峰拟合后提取,并分别标注于各图中)进行溅射深度剖析。DOI:10.3390/app13031271
化学态与电子结构分析
化学态分析是XPS的核心优势之一,基于“化学位移”现象实现。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学环境中,其核心电子的结合能会发生细微变化(通常为几个eV),这种变化称为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的本质是电子云密度的改变:当原子失去电子(氧化)时,核电荷对核心电子的吸引力增强,结合能升高(正化学位移);当原子获得电子(还原)时,电子云密度增加,结合能降低(负化学位移)。

图5:典型元素在不同化学环境(如金属、氧化态)下 XPS 核心电子结合能的化学位移示意图。DOI:10.1021/acs.jpcc.5b12387
表面均匀性与微区分布分析
借助XPS的成像功能(XPS Mapping),可获得元素在样品表面的空间分布图像,直观反映元素的均匀性。
在研究合金表面偏析现象时,通过XPS Mapping可观察到特定元素在表面的富集区域;在异质催化剂中,可确认活性组分是否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此外,线扫描(Line Profiling)功能可沿着指定路径测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用于分析界面区域的元素分布梯度。

图6:元素或化学态在样品表面的空间分布。
深度分布分析
结合氩离子束蚀刻技术,XPS可实现深度剖析,获得元素组成与化学态随深度的变化信息。通过控制离子束的蚀刻速率和时间,逐层去除样品表面的原子层,测量各深度层的XPS谱图,从而构建元素–深度分布曲线。
这一功能在涂层材料、薄膜器件、催化剂积碳研究等领域尤为重要。

图7:深度剖面的高分辨率XPS光谱。DOI:10.1021/acs.langmuir.4c01361

XPS实验通常会采集多种类型的谱图,不同谱图承担着不同的分析功能,共同构成完整的表面化学信息。主要包括全扫描谱图、高分辨率谱图、价带谱图以及卫星峰等辅助特征。
全扫描谱图
全扫描谱图是XPS分析的第一步,用于快速筛查样品表面的所有元素。其扫描范围通常为0-1200 eV(覆盖常用X射线源的光子能量),记录所有元素的特征峰位置和相对强度。全扫描谱图的主要作用包括:
定性识别样品中存在的元素(除H、He外),通过特征峰的结合能位置确定元素种类;初步判断元素的相对含量,峰强度与元素含量呈正相关;为后续高分辨率谱图的采集确定目标元素的特征峰位置。

图8:Co-NG、NG和Co-G的XPS全谱。DOI:10.1038/ncomms9668
高分辨率谱图
高分辨率谱图针对特定元素的某一核心能级(如C 1s、O 1s、Pt 4f等)进行窄范围扫描(通常为5-20 eV),具有更高的能量分辨率(0.1-0.2 eV),用于解析元素的化学态。其分析流程包括:
背景扣除:去除光谱中的背景信号,常用Shirley或线性背景扣除法,提高峰形解析的准确性;
峰分离与拟合:对于重叠的多化学态峰,使用高斯–洛伦兹混合函数进行拟合,分解出各组分峰的位置、强度和半峰全宽(FWHM);
化学态归属:根据组分峰的结合能位置,结合标准谱图数据库,确定元素的化学态。

图9: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心能级能谱。DOI:10.1016/j.xcrp.2021.100684
价带谱图
价带谱图记录的是样品中价电子的结合能信息,扫描范围通常为0-50 eV。价电子参与原子间的化学键形成,其能级结构直接反映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成键特性。价带谱图的应用包括:
分析材料的能带结构,如费米能级位置、价带顶位置,为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研究提供依据;识别化学键类型,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配位化合物的配位环境等;辅助判断元素的化学态,价带结构的变化与元素的氧化态密切相关。
例如,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研究中,金属纳米颗粒的价电子会向载体转移,导致价带谱图中金属特征峰的强度和位置发生变化,可通过价带XPS直观观察这一现象。

图10:XPS价带(XPS-VB)光谱显示价带相对于费米能级的关系。DOI:10.1088/1361-6528/abedec
卫星峰
卫星峰是XPS谱图中的重要辅助特征,主要包括shake-up峰和shake-off峰,由光电子发射过程中的电子激发效应产生:
当核心电子被激发时, valence电子同时被激发至空轨道(如π*、d*),导致光电子动能降低,在主峰高结合能侧出现离散的弱峰。Shake-up峰具有元素和化学态特异性,例如Cu²⁺的Cu 2p谱图中存在明显的shake-up峰,而Cu⁰和Cu⁺则无此特征,可作为氧化态识别的“指纹”。

图11:CuO/NiO以及CuO中Cu 2p光谱。DOI:10.1002/adfm.202303803
俄歇谱
XPS 光谱中的俄歇谱是除光电子峰外的重要特征峰,源于原子的俄歇跃迁过程。当 X 射线光子击出原子内壳层电子形成空位后,外层电子填充该空位时释放的能量不以光子形式辐射,而是转移给另一外层电子,使其获得足够能量脱离原子成为俄歇电子,对应的信号即为俄歇谱。
俄歇谱峰形较宽且背景连续,能量位置具有元素特异性,可作为元素定性分析的辅助依据。它常出现在光电子峰高动能侧,能补充光电子峰的信息,尤其在轻元素检测或光电子峰重叠场景中,可提升 XPS 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当Cu+和Cu0在精细谱上具有高度重合的特征峰时,可以通过俄歇谱分辨该峰主要是Cu+还是Cu0

图12:Cu的俄歇谱和精细谱。DOI:10.1002/adfm.202303803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