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XPS 的基本原理

一定能量的 X 光照射到样品表面,和待测物质发生作用,可以使待测物质原子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该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hv=Ek+Eb+Er (1)
其中:
hv——X 光子的能量;
Ek——光电子的能量;
Eb——电子的结合能;
Er——原子的反冲能量(很小,可以忽略)。

对于固体样品,计算结合能的参考点不是选真空中的静止电子,而是选用费米能级,由内层电子跃迁到费米能级消耗的能量为结合能 Eb,由费米能级进入真空成为自由电子所需的能量为功函数 Φ,剩余的能量成为自由电子的动能 Ek,式(1)又可表示为:
hv=Ek+Eb+Φ (2)
Eb=hv-Ek-Φ (3)
仪器材料的功函数 Φ 是一个定值,约为 4eV,入射 X 光子能量已知,这样,如果测出电子的动能 Ek,便可得到固体样品电子的结合能。各种原子,分子的轨道电子结合能是一定的。因此,通过对样品产生的光子能量的测定,就可以了解样品中元素的组成。
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其结合能会有微小的差别,这种由化学环境不同引起的结合能的微小差别叫化学位移,由化学位移的大小可以确定元素所处的状态。例如某元素失去电子成为离子后,其结合能会增加,如果得到电子成为负离子,则结合能会降低。因此,利用化学位移值可以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和存在形式。

02
XPS 的特点

✦
•
可以分析除 H 和 He 以外的所有元素;可以直接测定来自样品单个能级光电发射电子的能量分布,且直接得到电子能级结构的信息。
✦
✦
•
从能量范围看,如果把红外光谱提供的信息称之为“分子指纹”,那么电子能谱提供的信息可称作“原子指纹”。它提供有关化学键方面的信息,即直接测量价层电子及内层电子轨道能级。而相邻元素的同种能级的谱线相隔较远,相互干扰少,元素定性的标识性强。
✦
✦
•
是一种无损分析。
✦
✦
•
是一种高灵敏超微量表面分析技术,分析所需试样约 10-8g 即可,绝对灵敏度高达 10-18g,样品分析深度约 2nm。
✦

03
XPS 的应用

元素定性分析
各种元素都有它的特征的电子结合能,因此在能谱图中就出现特征谱线,可以根据这些谱线在能谱图中的位置来鉴定周期表中除 H 和 He 以外的所有元素。通过对样品进行全扫描,在一次测定中就可以检出全部或大部分元素。
元素定量分折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光电子谱线的强度(光电子蜂的面积)反映了原于的含量或相对浓度。在实际分析中,采用与标准样品相比较的方法来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其分析精度达 1%~2%。
固体表面分析
固体表面是指最外层的 1~10 个原子层,其厚度大概是(0.1~1)nm。人们早已认识到在固体表面存在有一个与团体内部的组成和性质不同的相。表面研究包括分析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组成,原子价态,表面能态分布,测定表面原子的电子云分布和能级结构等,XPS 是最常用的工具。在表面吸附、催化、金属的氧化和腐蚀、半导体、电极钝化、薄膜材料等方面都有应用。
化合物结构鉴定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对于内壳层电子结合能化学位移的精确测量,能提供化学键和电荷分布方面的信息。

04
XPS 谱图

XPS 典型谱图
(1)横坐标:电子束缚能或动能,直接反映电子壳层/能级结构;
(2)纵坐标:cps(Counts per second),相对光电子流强度谱峰直接代表原子轨道的结合能。
(3)本底为轫致辐射(非弹性散射的一次和二次电子产生):高结合能的背底电子多,随结合能的增高呈逐渐上升趋势。

XPS 谱图分析——主线
1、最强的光电子线常常是谱图中强度最大、峰宽最小、对称性最好的谱峰,称为 XPS 谱图中的主线。
2、每一种元素(H 和 He 除外)都有自己最强的、具有表征作用的光电子线,它是元素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
3、一般来说,n ↓ 峰,强度 ↑;n 相等时,l ↑ 峰 ,强度 ↑ 。常见的强光电子线有 1s、2p3/2、3d5/2、4f7/2 等。
4、除了强光电子线外,还有来自原子内其它壳层的光电子线,但强度稍弱,有的极弱。
5、光电子线的谱线宽度是来自样品元素本征信号的自然宽度、X 射线源的自然宽度、仪器以及样品自身状况的宽化因素等四个方面的贡献。

Al 薄膜(表面 F 污染)表面 XPS 图谱
XPS谱图分析——谱线位移
化学位移(引起化学位移的因素):不同的氧化态;形成化合物;不同的近邻数或原子占据不同的点阵位置;不同的晶体结构。
物理位移(引起物理位移的因素):表面核电效应;自由分子的压力效应;固体热效应等。
XPS 谱图分析:化学位移
在 XPS 谱图上表现为谱峰相对于其纯元素峰的位移。
增加价电子,使屏蔽效应增强,降低电子的束缚能;反之,价电子减少,有效正电荷增加,电子束缚能增加。W 的氧化数增加,更多价电子转移到 O 离子,4f 电子的束缚能移向较高能量。

不同氧化态 W 相对与纯 W 的谱峰位移
XPS 谱图分析:俄歇线
俄歇(Auger)线有两个特征:
1. Auger 与 X-ray 源无关,改变 X-ray,Auger 不变;
2. Auger 是以谱线群的形式出现的。

几种元素化合物的光电子和俄歇电子谱线位移对比
XPS 谱图分析:卫星线
用来照射样品的单色 X 射线并非单色,常规Al/Mg Kα1,2 射线里混杂能量略高的 Kα3,4,5,6 和 Kβ 射线,它们分别是阳极材料原子中的 L2 和 L3 能级上的 6 个状态不同的电子和 M 能级的电子跃迁到 K 层上产生的荧光 X 射线效应。这些射线统称 XPS 卫星线,所以导致 XPS 中,除 Kα1,2 所激发的主谱外,还有一些小的伴峰。

MgKα 射线的卫星峰

AlKα、MgKα 卫星线的卫星峰离主光电子峰的位移和相对强度
XPS 谱图分析:多重分裂线
当原子的价壳层有未成对的自旋电子(例如 d 区过渡元素、f 区镧系元素、大多数气体原子以及少数分子 NO、O2 等)时,光致电离所形成的内层空位将与之发生耦合,使体系出现不止一个终态,表现在 XPS 谱图上即为谱线分裂。
在 XPS 谱图上,通常能够明显出现的是自旋-轨道偶合能级分裂谱线。这类分裂谱线主要有:p 轨道的 p3/2、p1/2,d 轨道的 d3/2 、d5/2 和 f 轨道的 f5/2、f7/2,其能量分裂距离依元素不同而不同。但是并不是所有元素都有明显的自旋—轨道偶合分裂谱,而且裂分的能量间距还因化学状态而异。

XPS 谱图:振激、振离线
在光发射中,因内层形成空位,原子中心电位发生突然变化将引起外壳电子跃迁,这时有两种可能:
(1)若外层电子跃迁到更高能级,则称为电子的振激(shake-up)。
(2)若外层电子跃过到非束缚的连续区而成为自由电子,则称为电子的振离(shake-off)。无论是振激还是振离均消耗能量,使最初的光电子动能下降。

电子的振激、振离线的一个应用:
Cu、 CuO 和 Cu2O 的结合能差距不大,鉴别困难。Cu 和 Cu2O 没有 2p3/2 谱线的振激峰;而 CuO 则有。

XPS 谱图分析:能量损失线
光电子能量损失谱线是由于光电子在穿过样品表面时发生非弹性碰撞,能量损失后在谱图上出现的伴峰。
特征能量损失的大小与样品有关,能量损失峰的强度取决于:样品特性、穿过样品的电子动能。

XPS 谱图分析:鬼线
XPS 中出现的难以解释的光电子线来源:阳极材料不纯或被污染,有部分 X 射线来自杂质微量元素。

XPS 谱图分析:谱线的识别流程
(1)因 C、O 是经常出现的,所以首先识别 C、O 的光电子谱线,Auger 线及属于 C、O的其他类型的谱线。
(2)利用 X 射线光电子谱手册中的各元素的峰位表确定其他强峰,并标出其相关峰,注意有些元素的峰可能相互干扰或重叠。
(3)识别所余弱峰。在此步,一般假设这些峰是某些低含量元素的主峰。若仍有一些小峰仍不能确定,可检验一下它们是否是某些已识别元素的“鬼峰”。
(4)确认识别结论。对于 p, d, f 等双峰线,其双峰间距及峰高比一般为一定值。p 峰的强度比为 1:2;d 线为 2:3;f 线为 3:4。

05
常见问题

Q1
所测窄谱元素,含量比为什么跟预期不符?
(1)样品表面被污染;
(2)样品分布不均匀;
(3)该元素不分布在样品表面,即不在 XPS 所测微区范围内;
(4)XPS 是半定量分析,和元素的实际含量会有出入。

Q2
样品中某元素窄谱曲线不光滑,峰刺较多,或没有测出该元素?
(1)元素含量比较低;
(2)样品分布不均匀,所测试的光斑范围内该元素含量较少;
(3)该元素不分布在样品表面,即不在 XPS 所测微区范围。

Q3
怎么判断拟合是好是坏,是拟合了两个峰算好还是拟合了三个峰算好?
看波动大小,越小越好。还要看对应的物理意义。具体拟合几个峰,要参考样品本身的情况,以及拟合的贴合度,没有严格的界定哪个更好。

Q4
每种元素的检测限一样吗?
不一样。每种元素的主峰的灵敏度因子都不一样。

Q5
样品精细谱扫出谱峰,为什么全谱里没有呢?
全谱主要是用来定性分析的,设置参数的步长比较大,含量低的在全谱里扫不出谱峰。但是精细谱扫出谱峰就表示有该元素。

Q6
数据中 C、N、O 元素含量比实际样品的高,或没有 C、N、O 但是测出来了?
(1)样品吸附了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在数据处理时,把非样品所含有的污染物的峰先分出来剔除掉 再重新计算含量;
(2)如果对这个要求较严,建议后期样品制备后抽真空密封保存,测试时选择手套箱制样并测试;如果是非粉体样品,可选择刻蚀后测试。

Q7
XPS 为什么无法检测 H、He?
(1)H 和 He 的光电离界面小,信号太弱;
(2)H1s 电子很容易转移,大多数情况下会转移到其他原子附近,检测起来非常困难;
(3)H 和 He 没有内层电子,其外层电子用于成键,H 以原子核形式存在。所以用 X 射线去激发时,没有光电子可以被激发出来。

Q8
样品不含有这个元素,为什么全谱测出这个元素了(除 C、N、O)?
(1)样品理论上应该不含有,但是样品在处理过程中是有引入该元素的成分,在后续的处理过程没有完全处理干净;
(2)待测试样品是在某种基底上测试的,但待测试样品量较少,测试到了基底;
(3)被同一批次的其他样品,或者有易挥发组分(如 S、F),或者进行刻蚀后,污染了该样品表面。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科蓝海ZKBO
原文标题:《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理及谱图分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q7e-SjryU7pgIgRuuVd-g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