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华算科技系统介绍了配位数与配体数的定义、区别与联系,帮助读者清晰理解两者在配位化学中的不同含义与重要作用,掌握如何准确判断和运用这两个参数,从而提升对配合物结构、稳定性及反应性的分析能力。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是配位化学中用于表征中心原子或离子在配合物中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直接结合的原子数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配位数是由配体中能够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供电子原子数目所决定。它反映了中心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能力,与其电子构型、原子半径、电荷状态及空间立体限制密切相关。配位数的确定不仅影响配合物的几何构型,还对其电子结构、光谱性质、反应性以及热力学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配位数本质上描述了中心原子或离子所处的配位环境复杂程度。在多数情况下,配位数取整数值,其常见数值包括2、4、6、8等,分别对应线性、四面体、平面方形、八面体等典型构型。

图1. 不同配位数Co-Nx催化剂中活性位点的示意图。DOI: 10.1002/adfm.202203001
然而,实际体系中亦存在配位数超过常规范围的高配位体系,或由于空间位阻、电子效应等因素导致的低配位结构。值得注意的是,配位数的定义并不考虑配体整体的数量,而是聚焦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数量,即“直接连接中心原子的供体原子数目”。
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境中,尤其是在固态化合物或金属有机配合物中,配位数的确定可能涉及非经典配位模式,如η5–或η6–配位方式,此时需根据电子密度分布与晶体学数据综合判断配位作用是否构成有效配位键。
总之,配位数作为理解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核心参数,其定义具有明确的电子结构依据与空间几何指向性。

图2. 用DFT模型(Pt2,Pt2Cl,Pt2Cl2,Pt2Cl3,Pt2Cl4)计算ΔG,确认了不同配位数材料的倒火山关系(Pt2Cl2理论最优),并且引入适量Cl(如Pt2Cl2)可以优化Pt对H的吸附强度。DOI: 10.1002/anie.202504828
配体(Ligand)是指能够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团,其本质为电子给体,通常包含至少一个孤对电子且具有一定的亲核性。配体数的确定依赖于配合物结构中可识别的单个配体单元,而非其内部的供体原子数。
配体数(Number of Ligands)指的是在一个配合物中围绕中心原子或离子的独立配体分子或离子的数量。
在命名或表述配合物组成时,配体数主要用于表达围绕中心离子的配体分布状况。在多齿配体(Polydentate Ligand)存在的体系中,一个配体可能包含多个可与中心原子结合的供体原子,此时虽然配体数为1,但其贡献的配位作用可能大于一个单齿配体。
在此语境下,配体数主要反映配体的计数而非配位作用的具体强度或空间占据情况。

图3.不同功能化配体(STPA、mSBA、pSBA和pCl-SBA)与UiO-66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DOI: 10.1002/anie.202508256
值得强调的是,配体数的定义独立于配体与中心原子的键合方式及其几何排布。例如,在含有两个双齿配体的配合物中,尽管配位数可能为4(若每个配体贡献两个配位点),配体数却仅为2。这种区分对深入理解配位构型、多齿配体的螯合作用、以及配体交换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配体数的确切界定对于配合物命名、结构推测、配位动力学研究及光谱分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为宏观结构描述的参数,在配合物组成分析与反应过程理解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配位数与配体数在配合物化学中虽为两个独立概念,但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而非线性的函数关系。简而言之,配位数着眼于“键”的数量,而配体数关注“分子或离子单元”的数量。
当配体为单齿型(Monodentate Ligand)时,配位数与配体数在数值上完全相等;而在存在多齿配体的情况下,二者间则呈现出非一致性关系。
对于双齿、三齿乃至六齿配体,一个配体可通过多个供体原子与中心离子发生配位,从而在不改变配体数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配位数。这种现象在多齿配体形成稳定螯合结构时尤为常见。在此类体系中,配位数通常大于配体数,二者之差由配体的齿数决定。
因此,正确理解配位数与配体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考虑配体的配位能力,即其“齿性”(Dentate Nature)。齿性即潜在的供体原子数目,这一特征赋予其能够通过多点配位形成螯合环或扩展性配位结构的能力。

图4. 金属的单齿、双齿、三齿及四齿配体结构示意图。DOI: 10.1002/anie.202505882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桥联配体(Bridging Ligand)存在时,单个配体可能同时与两个或多个中心离子配位,此时其配体数对单个中心原子的贡献需结合结构具体分析。
另一方面,在立体阻碍严重或电子效应显著的配体存在下,即便理论上配位数可以更高,实际中可能因空间拥挤或电子排斥而受到限制,从而使得配体数与配位数在实际结构中呈现偏离。
在配位数与配体数的关系分析中,另一关键维度是“有效配位度”,即每一个配体单位对配位数所贡献的平均值。在单齿配体主导的配合物中,该值通常接近1,而在多齿配体主导的体系中,则大于1。
有效配位度不仅反映配体在结构中的贡献能力,也可用于配体筛选、稳定性设计及反应路径模拟等领域。
综上所述,配位数与配体数虽同属配合物结构表征的重要参数,然其定义基础、计数逻辑及应用场景各不相同。在高精度的配位化学研究中,二者必须同时考量,方能全面刻画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几何形态,从而为配体设计、催化活性调控及材料构筑提供理论基础。

图5. 金属、阴离子和配体桥联的双金属催化。DOI: 10.1007/s11426-021-1068-2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