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002/cjce.23747
一张典型的XRD图谱是一个以 衍射角(2θ) 为横坐标、衍射强度(Intensity) 为纵坐标的二维谱图。理解其各个组成部分是进行分析的前提。
1. 衍射峰(Diffraction Peaks)
位置(2θ):由布拉格方程 2d sinθ = nλ 决定,直接对应晶面间距d,是物相鉴定的首要依据。
强度(Intensity):与晶胞中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有关。标准卡片(JCPDS/ICDD)提供了参考强度。实测强度与标准强度偏差过大,常暗示择优取向。
宽度(FWHM):峰的宽窄由仪器本身、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变共同决定。纳米材料的峰宽化主要源于尺寸效应,这是谢乐公式的应用基础。
形状(Shape):对称的峰通常表示晶体结构完整;不对称或拖尾的峰可能源于缺陷、应力或非均匀性。

DOI: 10.1002/cjce.23747
2. 背景(Background)
由非相干散射(如康普顿散射)和样品荧光等产生。高且起伏的背景可能意味着样品中存在大量非晶成分。
3. 噪声(Noise)
测试过程中随机产生的高频信号。高质量的数据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DOI: 10.1002/cjce.23747
第一步:物相鉴定——回答“是什么”?
这是XRD分析最核心、最基础的任务。如同人类的指纹,每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独特的衍射谱图。通过与国际衍射数据中心发布的PDF卡片库进行比对,可以唯一地确定样品中的晶相。

DOI: 10.1002/cjce.23747
1. 寻峰 :确定所有可观察衍射峰的峰位(2θ值)。
2. 计算d值 :根据布拉格方程,将每个峰的2θ值转换为对应的晶面间距 d 值。
3. 比对标准卡片 : 在JCPDS/ICDD数据库中,找到与测得的d 值序列和相对强度匹配最好的标准卡片。
匹配原则:“d值为主,强度为参考”。即d值必须高度吻合(误差通常
第二步:半定量分析——回答“怎么样”
在确定物相后,需要从峰的形状和强度中提取更多信息。
-
晶粒尺寸估算——谢乐公式
选择一个分离度高、强度强的衍射峰,精确测量其半高宽(FWHM, β),注意转换为弧度制。代入谢乐公式
D = Kλ / (β cosθ)进行计算。

DOI: 10.1002/cjce.23747
2. 结晶度与择优取向
结晶度:可通过计算尖锐衍射峰的积分面积与总散射(尖锐峰+弥散背景)面积的比值来估算。
择优取向:如果某晶面的实测强度远高于标准卡片,表明样品中的晶粒并非完全随机排列,而是沿该晶面方向优先生长。这在低维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片)中非常常见。
第三步:精细结构分析——回答“更细节”
-
杂相分析:仔细检查是否有不属于主相的微弱衍射峰。

DOI: 10.1002/cjce.23747
2. Rietveld精修(高级):这是XRD分析的“终极武器”,通过全谱拟合,可以同时精确获得晶胞参数、原子占位、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变等多种信息,结果最为可靠。
1. 高质量的样品制备是前提:粉末需研磨均匀、无择优取向,表面平整,否则会引入峰强误差和位移。
2. 结合精修(Rietveld Refinement)进行深度解析:精修是将计算的理论衍射谱与实验谱进行拟合,从而精确获得晶胞参数、原子坐标、占有率等精细结构信息的技术。
3. 重视原位/工况XRD:材料的真实活性结构往往与其静态结构不同。原位XRD可以在反应条件下实时监测材料的结构演变。
XRD结构确认与相识别

DOI:10.1002/aenm.202403354
论文中首先通过XRD对三种不同尺寸的Cu₉S₅材料(SNWs、NWs、NCs)进行表征,主要目的是确认其晶体结构是否与标准卡片一致,即是否成功合成出目标相Cu₉S₅(JCPDS 47-1748)。
结果显示,三种样品均与该标准卡片匹配良好,说明它们都具有Cu₉S₅的晶体结构。
特别地,在Cu₉S₅ SNWs的XRD图谱中,还观察到了对应于磷钨酸脱水产物 PW₁₂O₃₈.₅(JCPDS 41-0369)的衍射峰,这直接证明了PTA(磷钨酸)成功参与了Cu₉S₅的共组装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亚纳米结构。这一发现为后续关于PTA在电子转移和质子供给中的协同作用提供了结构依据。
XRD确认高结晶度

DOI:10.1021/jacs.5c14123
通过XRD图谱显示,实验测得的Cu₃(HITP)₂衍射图谱与模拟结构高度吻合,Rwp值为3.89%,表明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
主要衍射峰位于4.56°和27.6°,分别对应(100)和(001)晶面,证实其为二维层状堆叠结构。
XRD+TEM:尺寸效应与结晶性分析

DOI:10.1002/adma.202515316
SEM和3D CLSM显示,PAMP@Zn负极表面沉积层致密、平整、无明显枝晶;
XRD结果进一步佐证了这种沉积层的“健康性”——无副产物、无结构畸变,说明Zn沉积不仅形貌良好,晶体结构也保持纯净。
这种“形貌+结构”的双重验证,增强了作者关于“PAMP层诱导均匀沉积”的结论的可信度。

XPS显示Cu₉S₅ SNWs中Cu 2p和S 2p的结合能发生明显位移,表明电子结构发生变化,Cu接受来自PTA的电子。
XRD中PTA特征峰的出现与XPS中W、P元素的检测结果一致,共同证明PTA与Cu₉S₅之间存在强电子相互作用,促进了电荷转移。

FT-IR显示Cu₉S₅ SNWs的红外吸收峰发生红移,说明Cu₉S₅与PTA之间存在强电子耦合。
XRD中PTA特征峰的存在与FT-IR中PTA特征振动模式的变化相互支持,共同证实了PTA在结构中的稳定存在及其与Cu₉S₅的协同作用。

说明XRD中晶粒细化趋势与BET中表面暴露增强趋势一致,这进一步支持了“亚纳米结构带来高活性位点暴露”的核心观点。

在稳定性测试后,XRD再次被用于表征Cu₉S₅ SNWs的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其主要晶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仅出现少量金属Cu的衍射峰,说明材料在长时间电解过程中结构稳定性良好。
这一结果与TEM、XPS中观察到的“轻微形貌变化”和“表面轻微还原”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XRD证实了SNWs具有亚纳米结构与PTA共组装特征,这与其在NO₃⁻RR中表现出最高法拉第效率(90.4%)和氨产率(0.37 mmol h⁻¹ cm⁻²)密切相关。
结构表征(XRD、TEM)与性能测试(LSV、FE)相结合,说明亚纳米尺度与PTA的协同作用是提升催化性能的关键。
HERFD-XAS揭示了Cu的局部配位环境(Cu–N配位),而XRD提供了长程晶体有序性的证据。
两者结合表明:尽管Cu在MOF中为单原子分散(XAS),但整体材料仍保持晶体周期性(XRD),这是一种“局部无序但长程有序”的特殊结构。

DOI:10.1002/adma.202515316
XRD在不仅是判断材料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的“金标准”,更是连接形貌(TEM)、表面化学(XPS、FT-IR)、孔结构(BET)和电化学性能的桥梁,它与其他表征手段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