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华算科技系统阐述了电催化中界面电子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催化性能的调控作用。掌握费米能级对齐、电荷重排等核心机制,学会利用界面工程策略精准调控反应路径与电子转移动力学,为设计高效电催化剂提供关键的理论基础和界面设计原则,显著提升在能源转换材料研发中的创新能力和优化效率。
界面电子效应是指在电催化反应体系中,由于不同相界(如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碳载体、金属/电解质)之间存在电子能级差异、费米能级匹配不均或电子态密度重构所引发的电荷重排现象。
这种效应直接调控了催化剂表面的局部电子结构,进而影响吸附能、反应路径及过渡态稳定性。

界面电子效应具有非局域性,其作用不仅局限于界面原子层之间的直接作用,而且可能通过长程库仑相互作用及多极矩场进一步影响整个催化相的电荷分布。此外,该效应常常与其他界面效应(如应力调制效应、晶格错配效应和表面极化效应)交织,共同塑造电催化体系的反应性与选择性。
界面电子效应的本质源于界面处两种材料电子结构的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性驱动了电子从低功函数材料向高功函数材料迁移,形成空间电荷区,从而重构界面附近的能带结构与费米能级分布。该效应可细分为以下几个内在机制:
费米能级对齐机制
在两相接触界面处,由于两侧材料的费米能级不同,为达到热力学平衡,电子必须在界面发生转移,直至两侧费米能级趋于对齐。此过程通常伴随静电势垒的建立与界面偶极的产生。该机制对于界面处吸附物的电子占据状态与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图1)。

图1. 费米能级对齐。DOI: 10.1002/adfm.202511730。
界面电荷再分布机制
界面晶格结构的不连续和化学成分不均一,易导致局域电荷密度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原子尺度上,由于原子轨道杂化与重叠,形成局域态密度峰值(如界面态或表面态),显著影响界面电子云分布及反应位点的活性。
常表现为电荷积累区或耗尽区的形成,并通过调控局部态密度影响反应速率决定步骤的能垒。
能带弯曲与势垒调控机制
在半导体电催化剂中,界面电子效应导致能带弯曲现象,进而形成内建电场。这一内建场作用于载流子迁移与中间体吸附行为,对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及反应方向选择性均有重要意义(图2)。

图2. 界面形成局部势垒与电场调控的能带结构图。DOI: 10.1021/jacs.5c12947。
界面电子效应在电催化反应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作用方式影响催化性能:一是调控吸附行为,二是影响电子转移动力学,三是重构活性位点的电子态分布。
当界面处电子密度增高时,吸附态分子的反键轨道被更多填充,从而削弱其吸附强度。反之,电子贫乏的界面则增强吸附稳定性。界面电子效应通过调节吸附能,不仅影响反应物与中间体在表面的停留时间,还影响反应路径的选择与最终产物的分布(图3)。

图3. 以晶–非晶界面诱导吸附态调控为原理的材料制备流程。https://papers.ssrn.com/sol3/Delivery.cfm?abstractid=5412981
其次,界面电子效应介导了电子转移的动力学路径。由于催化反应本质上是一个耦合电子与质子的过程,界面处电子供体或受体能力的变化将直接决定电子传输速率。界面中存在的电荷梯度或势垒降低结构可有效促进电子隧穿效应,进而降低电子转移相关的自由能垒(图4)。

图4. 异质结构中电子传输路径及势垒调控机制图。DOI: 10.1016/j.inoche.2025.115484。
此外,该效应重塑了表面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包括d轨道占据状态、价带顶位置、电子态密度等。这些电子结构变化进一步改变了活性位点对中间体的配位能力与活化能特征。通过调控界面电子态,可以引入新的催化活性中心或激发已有中心的反应活性,从而达到提高催化效率的目的(图5)。

图5. 界面诱导的电子态重构机制图。DOI: 10.1002/anie.202304234。
电荷转移型界面效应
该类型指界面两侧因功函数差异或能带位置不同而发生定向电子迁移,形成净电荷转移。其特征为明显的电子积累层或耗尽层,界面处伴随电荷密度再分布,常通过XPS或UPS等电子能谱手段观测到价带结构或芯能级位移(图6)。

图6. 界面电荷转移示意图。DOI: 10.1016/j.nanoen.2021.106743。
杂化轨道型界面效应
该类型强调不同材料间原子轨道的重叠与杂化,形成新的界面态。这些界面态可表现为d-p杂化、d-d耦合或π-π共轭,进而影响界面处电子结构的离域化程度。该效应在金属–非金属界面或金属–有机界面中尤为显著(图7)。

图7. d-p杂化诱导电子态重构。DOI: 10.1039/d2ta05828f。
极化诱导型界面效应
在具有自发极化或诱导极化特性的材料界面上,局域偶极场驱动界面电荷分布发生非对称重排。该效应不仅影响电子传输方向性,还对催化选择性产生诱导作用。
电场调制型界面效应
该类型强调外加电场或界面内建电场对界面电子态的调控效应。通过调节工作电极电位或构筑势垒梯度,可引导界面电子行为,实现对反应路径和速率的精细控制(图8)。

图8. 电场调控机制。DOI: 10.1021/acsenergylett.2c02596。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