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说明:本文华算科技讲了原位TEM的原理(传统TEM功能+原位样品台+动态信号采集)、主要分类(温度/电场/力学/气液环境调控)。读者可以掌握原位TEM的技术逻辑、不同调控模式特点,明晰其在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什么是原位TEM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n-situ TEM)是在传统TEM成像、衍射、能谱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原位样品台模拟真实工况(如温度、电场、应力、气体/液体环境等),实时动态观察、记录样品在外部刺激下的微观结构演变(如形貌、晶体结构、成分分布变化)的先进表征技术。

其核心优势是打破了传统TEM静态快照的局限,实现了微观观察+动态过程追踪+多信号联用分析的一体化表征,为材料科学、催化、能源、生物等领域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1:多种原位TEM技术示意图。DOI:10.1021/acs.chemrev.3c00510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In-situ TEM的核心原理

In-situ TEM的技术原理基于传统TEM表征能力+原位环境调控系统+动态信号采集与分析的三者结合,核心逻辑可拆解为3个层面:

基础

保留TEM的核心功能——电子枪发射的高能电子束穿透样品后,通过物镜、中间镜、投影镜形成高分辨率明场/暗场像(观察形貌)、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晶体结构),同时可联用EDS(分析成分)、EELS(分析化学态与电子结构),为原位过程提供结构-成分-化学态的多维度信息。

关键

原位样品台的环境调控核心部件是原位样品台,其设计需满足两个关键要求:

1)环境兼容性能在TEM真空腔体内(或局部微环境中)精准施加外部刺激(如温度、电场、力、气体/液体),且不干扰电子束传输和成像质量;

2)稳定性样品台的振动、漂移需控制在亚纳米级(否则会破坏原子级成像分辨率),同时刺激参数(如温度精度、电压稳定性)需精准可控(如温度精度±1℃,电压精度±0.1V)。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2:a样品制备和安装示意图;b原位电镜的内部构造示意图;c原位温度控制组件;d原位变形组件;e倾斜样品架;f样品台构造示意图。DOI:10.1038/s41467-021-22447-y。

核心

动态信号的同步采集与分析通过TEM的高速相机(如CCD、CMOS相机)动态衍射系统,以毫秒(ms)甚至微秒(μs)级的时间分辨率,同步记录样品在外部刺激下的实时变化;

结合离线分析软件(如Digital Micrograph、ImageJ)对动态图像序列、衍射图案进行追踪,提取结构演变的定量信息(如晶粒尺寸变化速率、相转变温度、缺陷迁移路径)。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3:Au在Pt二十面体上的生长过程。DOI: 10.1021/acs.nanolett.5b00414。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In-situ TEM的主要分类

根据施加的外部刺激类型,In-situ TEM可分为以下几类,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的样品台设计和应用场景:

原位温度调控

最常用的原位模式之一,通过加热/制冷样品台实现温度范围从-269 ℃到1000 ℃(甚至更高)的调控,用于研究材料的热致行为。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4:原位高温力学样品杆。https://www.zeptools.cn/products_list/4.html。

样品台设计

加热方式:电阻加热(如Pt、W加热丝)、激光加热(局部高温,避免加热丝干扰);

制冷方式:液氮/液氦流制冷,或半导体制冷(适用于中低温);

关键指标:温度均匀性(避免样品局部温差导致的结构不均)、无磁性(防止磁场干扰电子束)。

典型应用

纳米颗粒的烧结、Ostwald熟化(小颗粒溶解,大颗粒长大);晶体的相变(如金属的马氏体相变、陶瓷的高温晶化);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如高温下活性组分的团聚或流失)。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5:在空气气氛下300 °C PdAg纳米颗粒团聚过程的原位电镜结果DOI:10.1021/acs.nanolett.1c05018。

原位电场调控

通过样品台的电极对样品施加直流(DC)、交流(AC)或脉冲电场,同时观察样品的电学响应(如电流变化)与微观结构演变的关联,核心是-结构耦合表征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6:原位电学样品杆。

样品台设计

电极结构:常见两电极(用于测量电流-电压曲线)或三电极(用于电化学体系,如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

绝缘性:电极间绝缘层需耐受高电压且不产生污染,常用SiO2Al2O3等;

兼容性:可与加热功能集成(即原位电-热联用)。

典型应用

电池材料的充放电过程(如Li-ion电池中Li+嵌入/脱嵌导致的电极体积膨胀、相变);纳米器件的失效机制(如金属互联线的电迁移、半导体器件的击穿);电催化反应(如HER、OER反应中催化剂的结构变化与活性位点演化)。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7:10个循环电流中,电极的沉积/剥离的STEM图像。DOI:10.1021/acsnano.7b05513

原位力学调控

通过样品台的微机电系统(MEMS)或压电驱动装置,对样品施加拉伸、压缩、弯曲、纳米压痕等力学载荷,实时观察材料在应力下的变形、断裂、位错运动等行为,是-结构耦合研究的核心手段。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8:原位力电一体样品杆。

样品台设计

驱动方式:压电陶瓷驱动(高精度,位移分辨率可达纳米级)、电机驱动(大载荷范围);

力测量:集成微型力传感器(如压阻式、电容式),可实时记录力-位移曲线;

样品制备:需将样品加工成微纳米尺度的小试样(如纳米线、薄膜条带),以适配样品台夹具。

典型应用

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纳米线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晶体中的位错运动、孪生变形(如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如纤维/基体界面的剥离过程)。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9:直径为25.3 nm的单根硅纳米线原位电镜中的弯曲实验。DOI:10.1021/nl204282y。

原位气体/液体环境

传统TEM需在高真空(10-5-10-7Pa)下工作,而ETEM通过环境样品杯(Environmental Cell, E-cell)在样品区域构建局部气体(如O2H2CO)或液体(如水、电解液)环境,同时保持电子束通道的高真空,实现真实反应环境下的动态观察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10:原位液体电化学及原位气氛加热样品杆。

样品台设计(E-cell)

密封结构:采用超薄窗口(如Si3N4C膜,厚度50-100 nm)分隔样品环境与TEM真空,窗口需足够薄以减少电子束衰减;

环境控制:可精确控制气体压力(0.1-10 bar)、流量、温度,液体环境可控制pH值、离子浓度;

兼容性:可与加热、电场联用(如原位气-热-电联用研究催化反应)。

典型应用

多相催化反应(如CO氧化、甲烷重整中催化剂的动态结构变化与反应中间体观察);材料的腐蚀/氧化过程(如金属在潮湿氧气中的锈蚀机制);生物样品的动态行为(如液体中纳米颗粒的分散与组装、细胞的动态过程)。

原位透射电镜(In-situ TEM)技术解读!

11:气体环境调控的纳米颗粒形貌的原位电镜实验。DOI:10.1039/C8CC04574G。

综上,In-situ TEM的核心价值是在纳米尺度上,将结构与性能/反应实时关联,为理解材料的动态行为和反应机制提供了直接可视化证据,是当前微观表征技术中最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方向之一。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