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科学
-
纳米颗粒和单原子协同如何做到1+1>2?
总结:单原子与纳米颗粒的协同催化已成为催化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文系统梳理了纳米颗粒与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优势、典型局限性及其协同催化的新思路,并深入解析了电子协同、界面协同和反应路…
-
什么是催化反应中的过电位?
本文系统阐述了过电位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电催化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过电位作为实际反应电压与理论电压的差值,反映了电化学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文章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过电位的产生机制,包…
-
什么是反应位点?电子结构、几何构型到 DFT 计算定位全解析
说明:反应位点是化学反应优先发生的关键位置,其活性由电子结构(如Fukui函数、局部软度)和几何构型(间距、配位数等)决定。 通过DFT计算吸附能、活化能垒,结合NEB等过渡态…
-
院士团队的催化研究怎么做?
说明:为系统阐释院士团队如何运用理论计算这一强大工具在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特精选该团队具有代表性的三篇研究工作进行深入剖析。这些工作覆盖了不同关键催化反应体系/不同类型…
-
4个调控催化反应方向的常用手段!
总结:在催化科学不断突破的今天,如何实现高效、精准的反应选择性调控成为学界和工业界的核心挑战。 本文系统梳理了影响催化选择性的关键因素,包括催化剂结构调控、表面微环境工程、反应条件…
-
单原子催化剂常用载体材料有哪些?
单原子催化剂因其极高的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调控能力,近年来成为催化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单原子在实际反应环境中极易发生团聚失活,因此载体的选择与设计成为实现单原子高分…
-
为什么热催化要算过渡态,但光催化电催化却不需要?
在催化反应中,热催化、光催化和电催化是三种常见的催化方式,它们在反应机制、能量驱动方式、反应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热催化通常需要计算过渡态(Transition State…
-
什么是吸附机理?— 催化反应中分子吸附的类型、作用及 DFT 解析
催化反应的核心始于吸附机理——分子通过物理吸附(范德华力)或化学吸附(化学键重组)“锚定”在催化剂表面,直接决定反应物的富集、活化与选择性。DFT计算作为原子尺度的“虚拟显微镜…
-
C3N4负载单原子催化HER
C3N4(石墨相氮化碳)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光学、电学和催化性能的材料,近年来在光催化和电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氢气析出反应(HER)中,C3N4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
-
C₃N₄负载单原子催化CO₂RR
C3N4(石墨相氮化碳)作为一种优异的催化剂载体,近年来在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多孔特性使其成为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的理想材料。单原子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