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加工是一种基于高能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精密微纳加工技术,通过将离子束聚焦为纳米级束斑,利用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实现材料的刻蚀、沉积、改性等加工功能。其核心优势在于纳米级的高精度加工,已成为半导体、材料科学、纳米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FIB加工的核心过程是离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其过程如下:
离子束的产生与聚焦:采用液态金属离子源(如镓,Ga+)或气体离子源(如氦He+,氙Xe+),经加速电压(1-30KeV)加速后,经电磁透镜聚焦为直径为纳米级束流。
离子轰击:高能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使原子脱离样品表面(溅射效应),实现样品刻蚀;若引入气态前驱体,离子束可触发气体分解,形成材料沉积(如碳、硅),实现“加法”或“减法”加工。
FIB通过Ga+离子束刻蚀,暴露内部电路,结合SEM观察微观结构缺陷(如金属腐蚀、氧化层击穿等);或结合能谱仪EDS检测污染物成分、判断是否因工艺污染导致失效。FIB刻蚀可以切除冗余或错误的金属线,或沉积金属(如铂)实现电路节点的重新连接(如短路修复、逻辑功能调整)。
FIB是制备TEM超薄样品(50-200 nm)的方法之一。可精准定位微观区域,实现“靶向制样”;制样过程可视化,能有效控制样品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金属、陶瓷等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其流程如下:
首先利用SEM进行样品定位;
通过沉积保护层(如铂、碳)保护样品,防止开裂;
利用Ga+离子束切割出包含目标区域的薄片,并利用机械臂转移至TEM载网上固定;
继续用低能离子束对薄片进行双面减薄,逐步将样品减薄至纳米级,最终获得表面光滑,厚度均匀的TEM样品。
FIB-SEM联用通过逐层切割-成像循环,实现材料内部三维结构的高精度重构。FIB对材料进行连续切片,获得一系列不同位置的二维图像。用过算法重建材料内部的三维结构模型(如孔隙分布、晶粒形态、相界面等)。
FIB可以直接在刻蚀或沉积出所需要的图形,利用FIB系统可以制备出复杂的微纳尺度的功能性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二维平面图形结构,甚至可以实现复杂三维结构制备。
图5 FIB加工的各种纳米等离激元结构图形
(DOI:10.1021/acsnano.6b06290)
FIB利用聚焦离子束对样品进行精准刻蚀,并逐步将其加工成针尖状。通过控制离子束的扫描路径和束流能量、使针尖顶端聚焦于待分析区域,同时保证针尖的轴对称性和表面光滑度,最后用低束流离子束去除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确保样品表面洁净。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材新材料
原文标题:《一文读懂FIB:从离子束原理到TEM制样,解锁纳米加工的万能钥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uNERImRWJcl2Kuycl5NWQ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