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
-
什么是高熵氧化物?
说明:高熵氧化物(HEOs)是由多种金属阳离子形成的固溶体,具高熵效应、晶格畸变和多元素协同作用。而DFT作为核心工具,通过GGA/PBE、HSE06等泛函,研究其晶格优化、电…
-
纳米级孤立颗粒与团簇催化剂:原子级分散优势到多领域革新应用
本文系统阐述了纳米级孤立颗粒和团簇催化剂的基本概念、主要优势和前沿应用。 纳米团簇催化剂通过原子级高度分散,实现极高的金属原子利用率、可调控的电子结构和强界面效应,显著提升了催化活…
-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电子转移机制与界面相互作用解析表面吸附差分电荷密度
表面吸附差分电荷密度是研究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比较吸附体系与未吸附体系之间的电荷密度差异,揭示电子在吸附过程中的转移和重新分布情况。这一方法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被…
-
N氮掺杂:原理、方法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关键作用研究
总结:本文系统总结了氮(N)掺杂作为材料改性手段的原理、方法、优势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具体应用。 N掺杂因其资源丰富、电子结构调控能力强以及适用材料广泛而被广泛应用,常采用高温氨气…
-
什么是水系电池?深度解析正负极材料与储能机制!
说明:本文介绍了水系电池的组成成分及正负极材料,详细阐述正极的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负极的氧化物、有机聚合物、金属单质材料特性、晶体结构、储能机制与挑战,读者可深入了解水系电池材…
-
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类体系
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类体系主要基于晶体结构、化学组成与电化学性能的差异,包括层状氧化物、尖晶石型、橄榄石型等主要类型。 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LiCoO₂到多元复合材料的演变,广泛应用于动…
-
石墨的锂离子电池性质
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LIB)负极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长寿命、化学稳定性及较低的成本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其在高倍率充放电和快速充电中的表现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本文将对石墨的L…
-
表面工程与界面工程:光电催化性能提升的关键
光(电)催化作为一种高效利用太阳能的途径,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催化机制的逐步明确以及合成和表征技术的发展,催化材料的研究逐渐从能带工程转向更为复杂…
-
纳米化、极限态、异质界面调控,如何让传统材料登上Nature和Science?
说明:尽管在顶级综合性期刊Nature和Science(NS)中,研究体系成熟、创新步伐相对缓慢的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如铜、铁基合金)长期占比极低(不足1%),常被视为“创新乏力…
-
DFT如何计算固态电池?
说明:固态电池通过轻量化(离子迁移能垒0.3 eV)、超薄化(电子带隙>4.0 eV)及长寿命设计(枝晶抑制>1 GPa),满足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与电网储能需求。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