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能量损失谱(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EELS)是一种利用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后能量损失来分析样品成分、化学状态和结构的显微分析技术。本文将介绍EELS的技术原理,谱图中提供的信息和与常用元素分析技术EDS的对比。
EELS技术原理
EELS作为集成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中的一项强大分析技术,其表征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
1、电子入射:用已知能量的高能电子束(TEM电子束)照射在薄样品上。
2、能量损失:入射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会激发原子内层电子、等离子体振荡等过程损失部分能量。
3、数据记录:通过能量分析器测量电子损失后的能量分布,并绘制以“能量损失值-电子计数”为横-纵坐标的EELS谱图,并通过谱图解析获取样品信息。

图2 典型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装置示意图
(DOI:10.1002/adfm.202107190)
EELS谱图中提供的信息
EELS谱图的核心价值在于不同峰/区域的能量损失信号,其可明确划分为:零损失峰(ZLP)、低损失区、芯损失区。各峰/区域的具体作用如下:
零损失峰(Zero-Loss Peak,ZLP):位于谱图最左侧,能量损失为0eV
(1) 谱图校准的“基准原点”
ZLP能量位置定义为能量损失-0 eV,为所有峰的校准标准。
(2) 测量样品厚度
ZLP的峰值强度结合Egerton公式可以计算样品厚度。
低损失区(Low-loss Excitations):能量范围通常为0-50eV,部分场景可拓展至100eV
入射电子与外层电子相互作用,激发价电子(价电子激发峰)和等离子体振荡(等离子体峰)。
(1) 等离子体峰(Plasmon Peak)
不同材料的等离子体峰位不同,可用于材料识别与相区分。
如:电池材料中,Li金属的等离子体峰=7eV,Li2O=15eV。
(2) 价电子激发峰(Valence Excitation Peaks)
入射电子占据外层轨道跃迁到空轨道,峰位对应轨道能级差。可用于化学键和官能团的识别,特定化学键对应特征激发峰。
如:聚合物中,C=C的π-π跃迁峰=7eV,C=O的π-π跃迁峰=5eV,可通过特征峰的有无判断官能团的存在与否
芯损失区(Core-Loss Excitations):能量范围通常>50eV
入射电子与样品内层电子(Core电子,如C 1s、O 1s)相互作用,将内层电子激发至空轨道,形成吸收边。
(1) 电离边位置:元素定性分析
不同元素的内层电子结合能固定,电离边的能量损失值可作为元素的“特征指纹”,尤其擅长轻元素的分析。
如:Li K-edge=55eV,C K-edge=284eV,O K-edge=532eV
(2)边前背底扣除:元素定量分析
芯损失区的背景信号(边前)由电子多重散射与二次激发产生,通过各种方法扣除,可获得真实的元素特征峰强度,从而计算元素的相对含量。
(3)能量损失近边结构(ELNES):化学环境与价态分析
内层电子激发后跃迁收到周围原子的化学键、配位环境、氧化态影响,表现为电离边后的峰形、峰位差异,可用于氧化态的判断,化学键与配位环境分析。
如:Fe的L2,3-edge中,Fe2+的L2峰=721eV,Fe3+的L3峰=708eV,可通过峰位置偏移区分材料中的Fe的价态信息。

图3 典型EELS谱图及各峰/区域的名字与相应意义
(DOI:10.1002/adfm.202107190)
与常用元素分析技术EDS的对比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材新材料
原文标题:《看懂 EELS 谱图:零损失峰、低损失区、芯损失区有何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MFmXkOpR8Qh41WGvkKabg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