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华算科技介绍了表面结构效应与电子结构效应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表面结构效应涉及材料表面原子排列、缺陷等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而电子结构效应关注电子能带、密度分布等对材料性能的作用。二者在催化反应中紧密交织,共同影响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尤其在纳米材料中表现突出。


表面结构效应是指材料表面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取向以及表面缺陷等结构特征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表面作为物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界面,其原子排列往往与体相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性在表面现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催化、吸附、反应选择性等方面。
由于表面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因此表面原子和体相原子的结合力较弱,导致其电子云分布及键合特性与体相不同,这也使得表面原子往往具有更强的反应性。
在晶体表面,原子排列的缺陷或不规则性,如台阶、裂缝、边缘等,往往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进而影响物质的反应性和催化活性。

图1. 通过纳米钴酸锂调控LiNi0.8Co0.1Mn0.1O2表面结构重构。DOI: 10.26599/NR.2025.94907576


电子结构效应则是指材料的电子结构,特别是电子能带、电子密度分布、局域电子态等特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在固体物理中,电子结构是理解材料电学、光学、磁学等性质的核心。电子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电子的可用性、带隙的大小、导电性等,而这些又决定了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和性能。
在催化过程中,电子结构效应主要体现在催化剂的电子密度分布、反应物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以及催化剂表面电子的变化等方面。通过调控材料的电子结构,可以优化催化剂的反应选择性和活性,进而提升催化过程的效率。

图2. Zn-NxB4-x位点的电子结构重构增强类芬顿催化活性研究。DOI: 10.1002/anie.202515736


尽管表面结构效应和电子结构效应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材料的性质变化,但二者在许多情况下是互相交织的。
在表面结构上,由于原子的排列和环境不同,表面原子的电子结构往往也会有所改变。相反,电子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表面的几何结构,尤其是在催化反应中,表面原子的电子状态可能因为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导致表面几何结构的重新调整。
这种交互作用不仅影响到表面原子与反应物的结合力,也影响了反应路径和产物选择性。

图3. 重构CR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以优化电子结构和配位环境的研究。DOI: 10.1002/adma.202001136
在催化反应过程中,表面结构效应和电子结构效应的相互作用尤为明显。催化反应往往依赖于催化剂表面原子的反应性,而这种反应性不仅与表面的几何结构(如暴露的晶面类型、缺陷的存在等)有关,还与催化剂表面电子的状态密切相关。
例如,金属催化剂表面的原子排列及其缺陷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电子密度分布,进而影响反应物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催化剂表面结构或电子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表面结构效应和电子结构效应在纳米材料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原子结构,使得其表面性质远比体相更为重要。同时,纳米尺寸效应使得材料的电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通常表现为量子效应的出现。
在纳米尺度下,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表面结构可能发生显著的重构,进而影响材料的催化性能、光电性能等。这使得纳米材料成为研究表面结构效应和电子结构效应相互作用的理想对象。

图4. Ru与Zn活性位点的协同效应精确调控电子结构提高电催化性能。DOI: 10.1002/adfm.202422594
综上所述,表面结构效应与电子结构效应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材料的特性,但二者在实际应用中密切相关。
表面结构通过影响表面原子的排列及表面缺陷,从几何上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而电子结构通过影响表面原子的电子密度分布和反应物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反应的活化能和选择性。
因此,深入理解和调控表面结构与电子结构的关系,能够为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特别是在催化、吸附、传感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