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说明:本文华算科技系统介绍了Lewis酸碱位点的基本概念、分类与量化方法,重点阐述了其在沸石、MOF等固体材料中的结构本质与催化作用,并讨论了受阻Lewis对及多种表征手段。

什么是Lewis酸碱

Lewis1923年提出电子对受体/供体定义Lewis酸是一种能够接受来自Lewis的电子对的化学物种,后者充当电子对的供体。

Lewis是能够提供一对电子的物种(电子对供体),而Lewis则是能够接受一对电子的物种(电子对受体)Lewis碱具有其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可以向其他物种捐赠电子对;而Lewis酸则可以通过其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接受电子对。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Lewis酸和LewisDOI10.32657/10356/69303

不同于Brønsted酸碱依赖质子转移,Lewis定义强调的是轨道间电子对的重新分布,因此具备跨越无机、有机、金属配合物与固体材料的广泛适用性。例如,典型的金属离子中心常作为Lewis酸,因其d轨道空缺能够接受电子;而含有孤对电子的氨分子或氧阴离子则表现为Lewis碱。这一Lewis定义基于化学键理论。

最小的Lewis酸是质子H+,其他典型的Lewis酸包括:Fe3+BH3AlF3SiF4PCl5等。典型的Lewis碱包括:水、醚、酮、一氧化碳等。Lewis酸与Lewis碱反应形成的产物是一个配位化合物,其中金属(离子)是Lewis酸,而配体是Lewis碱。

Lewis酸碱分类及量化判据

在判据方面,Hard-Soft Acid-Base(HSAB)理论为Lewis酸碱提供了更细致的分类:硬酸硬碱通过静电作用结合,软酸软碱则依赖轨道能量匹配与共价相互作用。

按照HSAB原则分类的Lewis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此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实验尺度来量化Lewis酸碱强度,如氟离子亲和力(FIA)、受体/给体数(AN/DN)、探针分子红外频移、31P核磁化学位移等。这些判据的核心在于建立从电子结构到实验信号的可比联系,使得Lewis酸碱性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成为可度量的物理量。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基于方程式推导得出的硼烷及以NOSP为中心的Lewis碱的实验性Lewis酸碱性标度DOI10.1002/chem.202003916

例如,UiO-66Zr位点对TMP31P化学位移与CeO2表面的氧空位电势分布,都能转化为具体的Lewis酸度指标。进一步来说,Lewis酸碱性还可以通过计算化学方法来预测,例如利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计算酸的LUMO能级和碱的HOMO能级,并结合电荷转移模型分析受体供体作用强度。这些研究不断拓展了Lewis理论的适用范围。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aTMP吸附于样品后的1H-31P交叉极化谱图中分别标出了物理吸附、Lewis酸位点和Brønsted酸位点所对应的信号(b1H-31P二维异核相关谱(cUiO-66笼结构的示意图及TMP在其中的吸附构型DOI10.1038/s41467-022-32809-9

固体表面Lewis位点的结构本质

沸石作为典型的多孔材料,Lewis位点多源自三配位铝中心或框架缺陷。在完整的四配位铝框架中,Al通常表现为中性,但当因脱羟或缺陷导致Al失去配位时,会暴露出电子缺陷,从而成为Lewis酸中心

红外光谱与固态核磁实验证明,三配位Al对探针分子CO和吡啶具有独特的结合特征。此外,Brønsted酸位点(桥羟Si(OH)Al)与Lewis酸位点常在沸石孔道中邻近存在,二者协同作用能够稳定反应过渡态并降低能垒

例如,在芳烃烷基化与烯烃异构化反应中,Lewis酸位点提供电子受体作用,Brønsted酸则通过质子化活化底物,二者的配合显著提升催化效率。机理上,这种酸对协同效应能够通过空间邻近与能级匹配加以解释,成为沸石高效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4 框架关联铝的可逆四配位六配位构型转换及其对Brønsted酸性与Lewis酸性的影响DOI10.1039/D0SC06130A

MOF中的Lewis位点与缺陷工程

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为Lewis酸碱研究提供了可设计的模型体系。以UiO-66为例,其Zr6团簇节点在理想情况下完全饱和,但实际合成中常出现连接体缺失,这会暴露配位不饱和的Zr中心,形成Lewis酸位点

与此同时,缺陷的存在会引入μ-OH基团,表现为Brønsted酸位点。这类Lewis/Brønsted双位点的共存不仅拓展了材料的化学多样性,也为催化提供了多通道反应路径。

利用TMP/TMPO探针分子的31P固态NMR实验,研究者实现了Lewis位点Brønsted位点信号的定量区分。此外,采用不同尺寸的磷氧探针(如TMPOTBPOTOPO),可以进一步区分缺陷孔道的可达性与连通性。

机理研究表明,缺陷诱导的Lewis位点在CO2吸附、氨捕获及有机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DFT计算进一步揭示了电子密度在缺陷Zr位点的再分布,解释了其较高的吸附能与反应活化能力。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5 aUiO-66 TEMb理想与缺陷型UiO-66XRDc31P探针分子的化学结构示意图DOI10.1038/s41467-022-32809-9

受阻Lewis对(FLP)与固体表面Lewis酸碱耦合

受阻LewisFrustrated Lewis PairFLP)最初源于分子化学领域,指强Lewis酸与强Lewis碱因空间位阻无法互相中和,从而保持活性并协同作用于小分子。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受阻Lewis对示意图DOI10.1007/s12045-014-0120-0

典型案例是有机磷碱与三氟化硼的组合,它们能够在不形成稳定加合物的前提下活化H₂分子。这一概念被拓展至固体材料体系,尤其是氧化物表面。

例如,在CeO2中,氧空位的形成导致相邻Ce中心电子贫化(Lewis酸)与邻位氧富电子(Lewis碱)同时存在,而由于空间与几何限制,它们不会完全中和,从而表现出类似FLP的特性。

电荷密度分布与电子局域化函数(ELF)的计算清楚显示了酸碱位点的电子不均匀性。这些固体FLP位点能够有效活化H2CO2,在加氢、脱氢和二氧化碳转化等反应中表现出独特优势。

机理上,H₂分子在FLP位点附近被极化并裂解为H⁺H,分别被Lewis酸和Lewis碱捕获,显著降低了反应能垒。这种机制不仅在CeO₂中得到了验证,在其他金属氧化物和杂化材料中也有广泛报道。FLP概念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Lewis酸碱化学的边界,使其能够解释和指导一系列新的催化现象。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7 CeO2固体FLPH2吸附/解离的能垒与路径DOI10.1038/ncomms15266

Lewis位点的表征与定量

Lewis酸碱位点的表征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谱学方法最为核心。红外探针法利用吡啶或CO分子,通过吸附后的振动频率变化来区分LewisBrønsted位点,并且可以通过温变脱附实验分级酸强度。

从沸石到MOF:Lewis酸碱位点如何决定催化材料的性能?

吸附水前后的吡啶在TiAlZr-SBA-15材料上的FT-IR光谱(所示材料主要显示出Lewis酸中心)。DOI10.1039/x0xx00000x 

在理论尺度上,Lewis酸度可以通过氟离子亲和力(FIA)、局域静电势分布以及LUMO能级计算得到,这些参数直接反映了位点对电子对的接受能力。通过将实验与理论结合,研究者能够从结构、能量和电子分布三个维度统一刻画Lewis位点,并与实际催化反应性能建立定量关系。

总结

Lewis酸碱理论从电子对角度定义了酸碱性,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与材料化学。文中通过具体材料揭示了Lewis位点的结构来源、协同催化机制及其表征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验的结合。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2025年11月18日 下午3:3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