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说明:这篇文章华算科技系统地介绍了限域催化的核心机制、分类及应用。文中详细阐述了限域如何通过几何约束和界面相互作用调控反应路径,提升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阅读本文,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限域催化在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等重要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储能器件等领域的潜力。

什么是限域

限域是指在亚纳米至纳米尺度空间内,通过几何约束与界面相互作用,使催化物种的电子结构、扩散行为及反应路径显著偏离体相特征的现象。

其本质源于维度缩减导致的量子限域效应、界面电荷重排与局部电场增强的协同作用,进而调控吸附能、活化能垒及中间体稳定性,实现对催化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精准调制。由此产生的空间位阻与电荷再分布亦同步抑制表面重构和毒化物种侵入,从而协同提升催化剂的长期稳定性与选择性。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限域的类型

表面限域

最小的限域空间由直接吸附在电极上的单个实体或单层分子构成。分子层被限制在导电材料上,会改变电极的电子结构,可用于电化学传感或电催化过程。这种表面限域不仅适用于单个分子,还可以应用于单个实体,例如纳米粒子(NPs)。

催化作用实验作为一种表面限制效应的实例,其中电极被单一物质所修饰。研究人员以银纳米粒子在“纳米粒子撞击”实验中,利用DFT计算了AgAgOx纳米粒子在金电极与碳电极上的表面粒子相互作用强度。结果表明,银与碳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这一结果与实验观察到的多峰碰撞行为相符(图1)。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1. 模拟NPs电极相互作用DOI: 10.1038/s41467-020-16149-0

外部磁场同样可以触发纳米粒子的可逆表面限域。

通过在电极上吸附和解吸一种经过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薄膜,实现了对电化学反应的磁开关式控制。通过外部磁场,可以将经过磁性改性的烷基链限制在电极表面,从而完全阻断扩散电化学过程,这极大地提高了与永久固定纳米粒子相关的性能(图2)。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2. 磁性纳米粒子与电极间的反应机理。DOI: 10.1021/ja042910c

一维和二维限域

对于大多数在催化中相关的电化学反应而言,吸附特性是一个关键因素,反应物和产物在电子转移后的吸附能在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电极附近放置不可穿透的屏障来在一维或二维上进行限域可用于调节吸附特性。

诸如降低吸附能垒的限域效应,与在低纳米级距离下由重叠的电双层引起的权衡共存。研究表明,通过有机分子的嵌入实现层间膨胀能够对这一特性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图3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3. 不同放大倍数下的纳米带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及能谱(EDS)分析:包括EDS谱图和元素分布图。DOI: 10.1021/acsami.6b14479

纳米空间中的限域

限域效应在电催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相对于介孔材料。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电活性面积,能够显著提高催化电流,因为电流与活性面积成正比。

此外,介孔材料可能暴露出不同的晶体面,从而增强其催化性能。其三维多孔结构还提供了机械稳定性和导电性等优势,使其成为理想的支撑材料。

纳米限域效应中的Knudsen扩散现象,最初源于气相催化研究,后被应用于凝聚相。在这种模式下,目标物种与电极之间的碰撞概率增加,从而提高了非吸附控制反应的电化学活性,增加了电子转移的统计概率。

多孔材料内部体积小,导致电双层(EDL)和电场重叠研究人员研究了铜纳米泡沫中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发现其产物与宏观系统显著不同。这种EDL重叠使内孔表面在高过电位下也难以被利用(图4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4. 电沉积泡沫铜在铜上的SEM图像底物DOI: 10.1021/cs500522g

限域的作用

改变的质量传输

在宏观尺度上,限域效应可以通过系统几何结构的扰动来改变反应,这里的宏观尺度指的是连续介质方法(例如能斯特普朗克方程)的有效性范围

限域的存在可以直接改变质量传输,例如通过影响整体质量传输、流动模式中的对流,或者在靠近边界的电场中的迁移。在微乳液或胶束中,直接的屏障会抑制扩散,这些屏障是由表面活性剂分子分隔两种液体相而形成的,它们在液滴内部创造了一个受限的空间。

例如,纳米孔改造以获得额外功能的含义和应用,如通过冠醚修饰的纳米孔进行选择性离子检测,或者通过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孔实现可切换的疏水整流(图5)。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5. 通过使用氟化物响应型苯硼酸(PBA)修饰的纳米通道来检测氟离子。DOI: 10.1016/j.trac.2019.04.014

电双层

由于电双层(EDL)的范围取决于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因此在纳米孔中EDL可能会发生重叠。一个常用的参考值是德拜长度,它被定义为从电极到电场强度降低到电极与溶液电势差1/e的距离。

如果电活性物种没有在表面上特异性吸附,驱动电势差等于电极与外赫姆霍兹平面之间的电势差。如果孔径小或电解质离子强度低,大孔电极的优势可能会被抵消,因为其显著部分可能无法进行电子转移反应。这种效应不仅可能在纳米和介孔系统中普遍存在,也可能在层状材料中出现。

研究人员发现Ru(NH3)63+/2+的氧化还原循环时,场辅助电流随溶剂电导率降低而增加。他们采用纳米间隙电池方法制造的Pt/Pt纳米间隙电极,通过化学蚀刻Cr层在Pt层间形成腔体。实验中,圆形SiO2结构被水溶液覆盖,溶液通过钻孔进入纳米间隙,使得可以使用商业Ag/AgCl参比电极(图6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6. 电化学电池原理图描述DOI: 10.1021/acs.jpcc.6b05483

位阻效应

除了已经提到的Knudsen扩散电双层重叠效应外,离子聚合物从电催化剂孔隙中位阻效应也会影响电化学反应。对于包含额外成分的混合物,如离子液体,它们可能被限制在催化剂孔隙中,形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空间。这些条件包括改变的质量传输、溶解度和离子液体口袋内的电双层,这些条件适合于定制选定的电极反应。

类似于非均相催化,也可以引入锁钥原理来改变电化学系统中的选择性。如果反应物种的几何形状决定了它们能否进入更深的凹槽内么与电极接触的物种所处的停留时间就会因不同而不同,从而导致转化率发生显著变化。

此外,位阻效应还被用于缩小两个不同反应位点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多步骤电化学反应(如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提供更高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图7)。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7. 将超薄锡层限制在石墨烯层中用于二氧化碳电还原优势的示意图DOI: 10.1002/aenm.201902307

水分解反应

水分解反应包含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两者都需要特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由于H+的水合半径小、扩散动力学快,HER可被视为限域体系中的模型反应。迄今为止,人们已通过限域策略进行了大量尝试,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研究人员阐述了将零价金属限制在层状二维MoS2薄膜缝隙中的通用方法(图8),并阐明了这些金属在0.5 M H2SO4溶液中对析氢反应(HER)的增强电催化活性。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8. 通过原位还原策略实现零价金属纳米粒子封装的工艺流程示意图。DOI: 10.1038/ncomms14548

二氧化碳减排/合成气转化

二氧化碳的还原涉及多电子转移的多步反应。在还原过程中,可能生成多种产物(如CH4CH3OHC2H5OH等),这要求催化剂对目标产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空间限域已成为控制选择性、降低过电位并提高能量效率的前沿手段。

通过提供大量低配位且随时间不衰减的活性位点,空间限域在二氧化碳转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9展示了被石墨烯层间限域的Sn量子片对CO2的还原能力。与置于开放表面及其他对照样品相比,其性能显著提升。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9. 石墨烯层间限域Sn纳米片的CO2还原线性伏安曲线,插图示意限域结构。DOI: 10.1038/ncomms12697

其他反应

凭借活性、选择性与稳定性的协同提升限域策略已被用于储能器件,并可加速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及 CO的氧化反应。作为负极材料,将红磷限域于ZIF-80 D孔道中,可显著改善钠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电解液在封闭孔道内快速扩散,使红磷获得高导电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体系在0.15 A g-1下提供600 mA h g-1的可逆比容量,库仑效率接近100%(图10)。限域主体有效缓冲了红磷在循环中的体积变化,解决了此前未限域红磷长期面临的难题。

什么是限域效应?限域催化的作用原理(几何 / 界面调控)、应用场景及储能领域潜力

10. 限域于ZIF孔道中的红磷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DOI: 10.1038/nnano.2015.194

总结

本文系统阐述了限域催化在纳米尺度空间内通过几何约束与界面相互作用调控反应路径的核心机制及其分类体系,重点剖析了其在提升催化活性、选择性与稳定性方面的独特优势

展望未来,通过发展精准的原位表征技术与多尺度理论模拟,实现对限域空间内反应过程的动态解析与理性设计,将为创制新一代高效人工催化系统提供关键科学基础与技术范式。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