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华算科技系统介绍了OER台阶图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电催化研究中的核心价值,通过解析反应自由能变化、过电位和标度关系,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利用该工具可视化反应路径、预测催化剂活性并突破性能限制,为清洁能源材料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关键理论支撑。

何为OER台阶图?

“OER台阶图”并非一个严格的学术术语,而是对析氧反应自由能图(OER Free Energy Diagram, FED)一个形象化的称谓。
在电催化文献中,人们更常称之为自由能图或能量剖面图。这个图表的核心功能是可视化描述OER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时,各个基本反应步骤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该图的横坐标通常为“反应坐标”,代表着反应从初始态到最终态的演进路径;纵坐标则为吉布斯自由能(单位通常为电子伏特, eV)。
由于OER是通过一系列离散的中间体状态进行的,将这些中间体的相对能量依次绘制出来,便形成了一个阶梯状的图形,这便是“台阶图”称谓的由来。
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普遍接受的OER吸附质演化机制(Adsorbate Evolution Mechanism, AEM)包含以下四个协同的质子-电子转移步骤:
H₂O + * → *OH + H⁺ + e⁻ (ΔG₁)
*OH → *O + H⁺ + e⁻ (ΔG₂)
H₂O + *O → *OOH + H⁺ + e⁻ (ΔG₃)
*OOH → O₂ + * + H⁺ + e⁻ (ΔG₄)
其中,“*”代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OH、*O、*OOH则代表吸附在活性位点上的含氧中间体。OER台阶图清晰地展示了从裸露的活性位点(*)开始,依次生成*OH、*O、*OOH,并最终释放O₂分子后回到初始状态的完整能量循环路径。

DOI: 10.1002/smll.202007484

标度关系与过电位

OER的热力学平衡电位为1.23 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RHE)。然而,在实际反应中,必须施加一个高于1.23 V的电位才能驱动反应以可观的速率进行。
这个超出的电位部分就是过电位(η)。过电位是衡量催化剂性能的关键指标,其值越低,意味着催化剂活性越高,能量效率也越高。
OER台阶图是计算理论过电位的强大工具。根据计算电化学理论,当施加的电位U等于平衡电位1.23 V时,一个理想的催化剂应使OER的每一步反应自由能变化(ΔG)都为零,即所有台阶都是平的。
但在现实中,总有一个或多个步骤的能垒较高。在U=1.23 V时,能量最高的那个台阶(即ΔG最大的步骤)被称为电位决定步骤,它构成了整个反应的热力学瓶颈。理论过电位便是为了克服这一最高能垒所需要的额外电势,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e是单位电荷。因此,通过计算DFT等方法得到各个中间体的吸附能,构建出台阶图,我们就能直接确定电位决定步骤并预测催化剂的理论活性。

DOI: 10.1002/ppsc.201600004
研究发现,不同OER中间体(如*OH、*O和*OOH)在各类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并非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强烈的线性关联,这就是标度关系。
其中,ΔG(*OOH) 与 ΔG(*OH) 之间的线性关系尤为关键,通常可以表示为:ΔG(*OOH) ≈ ΔG(*OH) + 3.2 eV。
这个看似简单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极大地简化了催化剂的理论筛选。
我们不再需要计算所有中间体的吸附能,只需计算一个(如ΔG(*OH))或两个(如ΔG(*O) – ΔG(*OH))作为“描述符”,就能通过标度关系推算出其他中间体的能量,进而构建整个台阶图并预测过电位。

DOI:10.1002/anie.202100631
另一方面,标度关系也揭示了OER催化活性的一个根本性限制。由于*OOH的吸附总是比*OH弱一个近似恒定的值(3.2 eV),导致在平衡电位下,ΔG₃(*O生成*OOH)和ΔG₂(*OH生成*O)之间的能量差始终接近一个固定值。
这使得设计一个能同时完美优化所有反应步骤的“理想催化剂”变得异常困难,从而导致了一个理论上的最小过电位(~0.3-0.4 V)。
基于标度关系和描述符,可以构建出著名的火山图(Volcano Plot)。该图以催化活性(通常用过电位表示)为纵坐标,以某个描述符(如ΔG(*O) – ΔG(*OH))为横坐标。
图形呈现出火山形状,顶点区域对应着最优的描述符数值和最低的过电位,为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导。

结论

综上所述,OER台阶图是电催化领域一个集可视化、机理分析与性能预测于一体的强大理论工具。它以直观的阶梯形式,揭示了复杂的四电子OER过程的能量路径。
通过与过电位和标度关系等核心理论相结合,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催化剂的活性来源和限制因素,还能为设计下一代高效、低成本的OER催化剂提供关键的理论洞见,从而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