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电子显微镜之一,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共同组成了电子显微学的“两大支柱”。TEM的测试原理是利用透过样品的电子进行成像和结构分析,由于电子的穿透能力较弱,样品的厚度、导电性、磁性和分散性等特征对测试结果的好坏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相比于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透射电镜的制样更加复杂和精细。
-
透射电镜利用穿透样品的电子束成像,这就要求被观察的样品对入射电子束是“透明”的;样品必须很薄,使电子束能够穿透,一般在10~200 nm左右,高分辨样品要求厚度在5~50nm; -
电子束穿透样品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加速电压和样品的物质原子序数,一般来说,加速电压越高,样品原子序数越低,电子束可以穿透样品的厚度就越大; -
不含有水分或其它易挥发物,含有水分或其他易挥发物的试样应先烘干; -
样品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电子线照射下不至于损坏或发生变化; -
TEM样品常放置在直径为3mm的200目载网上,或其他特殊制备直接成型的直径在3mm载网; -
样品不能含有磁性,磁性粉末被吸引到极靴上,造成电镜的永久性污染,严重会导致电镜巨大损坏!
粉末样品的制备-分散剂:
分散剂:
乙醇/纯水/环己烷/DMF
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
1. 分散剂不能和样品发生作用;
2. 一般碳膜都是疏水性材料,水等极性溶剂分散后样品不容易黏附,可加入适量乙醇,增加样品在碳膜上的黏附性,或预先用等离子放电方法增加亲水性。
粉末样品的制备-载网:
普通碳膜:形貌观察;
超薄碳膜:小于50nm纳米粒子;
微栅碳膜:管状,大尺寸片状,纳米团聚物100nm以上高分辨拍摄;
双联碳膜:大粒径附着力差的样品,弱磁性的样品;
无碳芳华膜:超薄切片。
根据样品形貌尺寸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载网,铜网是一种常用的载网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强度,但在一些特定实验条件下,如需要EDS分析铜元素时也需要使用其他材质的载网,例如镍、钼、金、钛、铝等:
样品制备-浓度:
样品浓度:分散剂的浓度要合适,宜浓不宜稀,但是干燥后载网上的样品不要肉眼可见。
浓度太高,载网肉眼可见沉积物
如碳管/正负极/硅碳等黑色或较大粒径样品,
滴落后滤纸可见黑色沉积物
浅色样品分散后溶液可见浑浊
粉末样品的制备-操作:
用超声波分散器将需要观察的粉末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成悬浮液,(只超声无法分散的需要先研磨再超声)然后用滴管或移液枪滴几滴在覆盖在透射电镜专用的载网上,自然晾干或烘干。
生物样品还需要进行染色!
粉末样品制备操作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Tecnai G2 F30)
主要功能
-
电子衍射和衍衬分析
-
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HRTEM)
-
扫描透射成像(STEM)
-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分析
-
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及能量过滤像(EFTEM)技术
-
电子三维重构3D-Tomography
技术参数
-
发射枪:肖特基场发射枪(FEG)
-
点分辨率:0.205 nm
-
线分辨率:0.102 nm
-
信息分辨率:0.14 nm
-
STEM-HAADF分辨率:0.17 nm
-
物镜球差系数:1.2 mm
-
倾转角:±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TecnaiG2 Spirit120KV)
主要功能
-
电子衍射和衍衬分析
-
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HRTEM)
-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
技术参数
-
电子枪:钨灯丝
-
点分辨率:0.34 nm
-
晶格分辨率:0.20 nm
-
最小束斑尺寸:1.5nm
-
X射线能谱分辨率:136ev
-
最高加速电压:120kV
-
样品台最大倾转角:±40°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中心
原文标题:《测试技术讲堂|第七期 透射电镜TEM制样要求及粉末样品制备方法》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Qea2QteMmv5I_Eba3oMyg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