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新策略!中科大「国家杰青」,独立通讯新发AM!共价有机框架(COFs)因其高度有序的结构、固有的孔隙性和分子可调性,正成为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一个变革性平台。尽管COFs具有巨大潜力,但光生电荷载流子在COFs中的低效利用显著… 
- 
        
        三校联合!北大马丁/重大孙耿/华东理工戴升,发表Angew!成果简介 长期以来,对活性位点结构的精确理解一直是基础多相催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在纳米团簇催化中,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铂(Pt)催化的脱氢反应中,如液体有机载体(… 
- 
        
        武汉大学罗威Angew:不可忽视界面水,显著改善RuO2酸性OER活性和稳定性利用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制氢因其高纯度、高电流密度、高工作电压、与可再生能源的高兼容性而被公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是,阳极的OER动力学缓慢和对稀缺的Ir基材料(… 
- 
        
        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刘鹏飞/练成,发表AM!单原子合金(SAAs)已经成为CO2电还原合金催化剂的一种新的设计概念。SAAs通过最大化原子效率、促进氢溢出、打破尺度关系和克服传统催化剂的局限性,比传统催化剂表现出更优的性能。… 
- 
        
        南开袁忠勇AFM: Cu2O/NiO异质结构调控*H形态,促进NO2-串联还原为NH3与N2分子相比,亚硝酸盐(NO2–)由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和较低的N=O键解离能,可作为NH3电合成的原料。此外,NO2–由于其毒性和高浓度而被列为水生生… 
- 
        
        电池顶刊集锦:姚永刚、周江、黄云辉、李会巧、崔屹、王华、吴兴隆等成果!1. Joule:高温加热助力动力学解耦碳化 硬碳通常通过热固性塑料或生物质的碳化获得,具有无序的微观结构和丰富的纳米孔,展现出超过300 mAh/g的高比容量。然而,硬碳在低电位… 
- 
        
        同济大学罗巍/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重磅Science!固态锂金属电池(SSBs)因其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和增强的安全性,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这些电池在循环过程中面临由锂枝晶无控生长导致的短路问题。 在此,同济大学罗巍教授和华中… 
- 
        
        超过5200次,几乎100%!大连化物所李先锋/张长昆,发表JACS!多电子转移分子在提升水系有机液流电池(AOFBs)的能量密度及降低成本方面极具潜力,然而为增加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并稳定多电子反应所需的扩展共轭单元,往往会降低分子极性,从而限制其在电… 
- 
        
        合肥大学/浙工大/固体物理所AFM:Ru 量子点修饰生物质碳助力高性能锂-硫电池自然界中多种天然生物质含有结构复杂的无机纳米材料或有机纳米材料,这些生物纳米材料的几何尺寸高度均一,且具有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其中,生物模板的高保真天然结构,为合成具有独特微观结构与… 
- 
        
        3天2篇JACS!福州大学王心晨教授团队,成果斐然!2025年4月16日和14日,福州大学王心晨教授团队在J. Am. Chem. Soc.上连续发表两篇最新成果,即“Activating Lattice Oxygen in Per… 
- 
        
        电氧化烯胺转化创新纪录!清华大学罗三中,新发Angew!研究概述 外部调节烯胺中间体显著扩展了传统胺催化的反应空间。 尽管在烯胺中间体的化学氧化和光氧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电氧化仍然是一个探索较少的领域,这与近年来电化学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 
- 
        
        掺点氟,提高14倍!兰大李泽龙/港城大黄勃龙/上海应物所李炯,新发AM!研究概述 催化剂的动态重构是碱性析氧反应(OER)中活性位点形成的关键,但精确控制这一过程仍具有挑战性。 2025年4月17日,兰州大学李泽龙、香港城市大学黄勃龙、中国科学院上海应… 
- 
        
        KAUST张华彬教授团队,最新AM综述!研究概述 人工光合作用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的化学燃料(如氢气)来解决环境挑战和全球能源危机,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在各种光催化剂中,过渡金属材料因其可调的晶体相、形态、表面活性位… 
- 
        
        实现三效合一!TON高达855!天津理工大学鲁统部,新发Angew!研究概述 金属配合物作为均相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CO2还原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通过增强这些配合物的光敏性和光氧化能力来在创造多功能分子器件却面临重大的挑战。 2025年4月… 
- 
        
        事半功倍!北京化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发EES!针状结构催化剂显奇效!研究概述 无碳能源转换系统的开发对于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至关重要。 基于此,2025年4月16日,北京化工大学严乙铭教授、杨志宇博士和新南威尔士大学谢江舟在国际期刊Energy … 
- 
        
        酸性析氢稳定性达千小时!南洋理工范红金教授,新发Nature子刊!研究概述 由于大多数单原子催化剂(SACs)提供的平均配位信息,SACs的结构–性能关系一直不够明确。其中,周期性排列的单原子可能为解决这种不准确性提供一个平台。 20… 
- 
        
        孙世刚院士领衔!厦门大学乔羽/陈毅龙,新发Angew!开发牺牲正极预锂化技术来补偿不可逆的锂损失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至关重要。富锂反萤石Li5FeO4(LFO)因其高理论容量(867 mAh/g)和优异的分解动力学特性(与Li… 
- 
        
        20,000次循环!清华大学张如范团队,发表JACS!由于反应动力学迟缓且反应要求不同,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性能之间的平衡问题,给高性能水系可充电锌空气电池(a-r-ZABs)的设计带来了挑战,精确控制原子和电子结… 
- 
        
        超过1300小时!40多倍!吴敬一/余桂华,联手发表Nature子刊!将海水作为电解质与锌金属电极结合被认为是用于海上固定式储能的最可持续的替代方案之一,因为其具有本质安全性、极低成本和无限水源。然而,鉴于海水中存在氯离子和复杂阳离子,稳定海水系电解… 
- 
        
        南洋理工范红金Joule:水系锡金属基混合离子电池锡(Sn)金属因其对析氢反应(HER)的固有抗性,已成为多价水系金属电池有前景的候选者。然而,锡沉积不均匀和Sn2+/Sn4+反应可逆性差等挑战严重阻碍了水系锡金属电池的发展。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