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映收敛交叉偶联是不对称合成的一种有效策略,但其在醇类化合物中的应用仍具挑战性。
2025年7月27日,兰州大学舒兴中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Nickel-Catalyzed Enantioconvergent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of Benzylic Alcohols with Alkenyl Electrophiles》的研究论文, 方俊丹为论文第一作者,舒兴中为论文通讯作者。
在本文中,作者展示了动态动力学交叉亲电偶联 (Dynamic Kinetic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DK-XEC) 策略在实现醇类对映收敛偶联方面的潜力。
这种镍催化方法能够直接将苄醇与烯基亲电试剂偶联,从而获得带有烯丙位立构中心的高对映体富集烯烃。
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对映选择性高,并且无需对醇进行单独的预活化步骤。
图1:反应机制示意图。展示了不对称交叉偶联反应中醇及其衍生物的几种常见策略。路径a和b展示了对映体特异性交叉偶联反应,其中使用预先分离的对映体富集的醇作为起始材料。路径c展示了早期的对映汇聚偶联反应,依赖于烷基甲磺酸酯的卤素交换和高还原活性的羧酸盐。路径d展示了本研究的目标——通过动态动力学交叉电philic偶联(DK-XEC)策略实现醇的直接对映汇聚偶联,无需预先活化。
图2:研究假设与挑战。提出了开发醇的对映汇聚动态动力学交叉电philic偶联(DK-XEC)的假设和挑战。(A)部分展示了该策略需要同时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在温和条件下实现C−O键的均裂;有效活化仲醇;精确控制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B)部分展示了镍催化的C−O键均裂主要适用于伯醇。(C)部分展示了钴催化的仲醇活化,但通过两电子氧化加成路径。(D)部分展示了本研究提出的解决方案,即通过DK-XEC策略实现苄醇与烯丙基电philic试剂的对映汇聚偶联。
图3:克级反应和药物合成。展示了该方法的克级反应和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以δ-腈基醇为例,克级反应能够以61%的产率和96%的ee得到烯烃产物3bd。此外,通过该方法可以简洁地合成(S)-萘普生:酮4还原为醇5后,与烯丙基溴化物进行对映汇聚还原偶联,生成手性烯烃,再通过氧化切割得到(S)-萘普生,总产率为58%,ee为96%。
图4:机理研究。展示了机理研究的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推测反应可能涉及自由基机制。例如,加入Hantzsch酯(自由基捕获剂)会抑制交叉偶联产物的生成,而促进还原产物的生成。此外,使用环丙基醇作为底物时,既生成了环丙基保持完整的产物,也生成了环开环的产物,进一步支持了自由基中间体的存在。
图5:反应机理示意图。首先,烯丙基溴化物通过氧化加成生成Ni(II)中间体A,然后通过自由基捕获生成手性Ni(III)中间体B,最后通过还原消除生成对映体富集的产物3。苄基自由基通过Ni(I/0)对苄基草酸酯的单电子还原生成,而苄基草酸酯则是通过醇与DMO之间的平衡转酯化生成。
图6:DFT计算。展示了DFT计算结果,用于解释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计算了苄基自由基加成到烯丙基-Ni(II)中间体的过渡态。结果显示,R构型的过渡态(TS-R)比S构型的过渡态(TS-S)能量低1.6 kcal/mol,这与实验观察到的高ee值一致,表明反应倾向于生成R构型产物。
综上,作者开发了一种镍催化的动态动力学交叉亲电偶联(DK-XEC)策略,首次实现了苯甲醇与烯基亲电试剂的高效对映收敛偶联,无需预活化醇类底物。该反应在温和条件下(-10°C)以高对映选择性(最高97% ee)合成含烯丙位手性中心的手性烯烃,底物适用范围广(涵盖20余种苯甲醇和烯基溴化物),并成功应用于克级规模合成及非甾体抗炎药(S-萘普生)的简洁制备。
Nickel-Catalyzed Enantioconvergent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of Benzylic Alcohols with Alkenyl Electrophiles. J. Am. Chem. Soc., 2025. https://doi.org/10.1021/jacs.5c09072.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