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华算科技系统讲解了压电效应的定义、原理(直接与反向效应)及其物理机制,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催化领域改变电子结构、促进电荷分离、触发自由基生成及实现无光催化等四大应用。阅读此文,您将掌握压电效应的核心知识,了解如何利用机械能直接驱动催化反应,为能源与环境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关键理论支撑。
压电效应的定义及原理
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是指某些材料在外部机械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电荷,或在外部电场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的现象。压电效应的发生需要材料具有非中心对称的晶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材料内部的正负电荷无法完全对称分布,从而在外力或电场作用下产生或响应电荷的积累或变形。
压电效应的根本原理是晶体的非对称性,尤其是其缺乏中心对称的结构。通常,晶体中原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了材料的电性。当材料的对称性被破坏(例如,施加外力或电场),它的内部电偶极矩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电荷的积累或形变。

图1. 源于压电效应与压电离子效应交叉融合的压电–离子–电子电子学概念。DOI: 10.1038/s41467-024-55177-y
压电效应的分类
压电效应可以根据产生电压或形变的方式分为直接压电效应和反向压电效应。这两种效应分别描述了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电荷和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形变的不同现象。

图2. a为直接压电效应示意图,b为反向压电效应示意图。DOI: 10.1038/s41467-023-44207-w
直接压电效应
直接压电效应是指当外部应力或力矩作用于某些材料时,材料表面会积累电荷,产生电压。这个过程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了材料内部的电偶极矩重新排列,导致正负电荷分布发生不对称,最终在材料表面形成电场。
该过程通常是可逆的,即外部压力移除后,电荷会消失,材料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直接压电效应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探测器和能量收集器等设备中。

图3. 用于测量室温离子液体(RTIL)中直接压电效应的装置示意图。DOI: 10.1021/acs.jpclett.3c00329
反向压电效应
反向压电效应是指当电场施加在某些材料上时,材料会发生形变。在此过程中,电场改变了材料内部电偶极矩的排列,使得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应变。这种应变通常是可逆的,当电场消失时,材料会恢复原状。
反向压电效应常用于压电执行器和微型驱动器等设备中,在这些应用中,电场通过引起材料的形变来产生机械运动。
压电效应的物理机理
压电效应的物理机制源于晶体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对于具有压电特性的材料,外力或电场作用时,晶格中的原子相对于其理想位置发生位移,进而改变了分子或原子间的相对排列。由于晶体具有非对称性,原子或分子间的电荷分布不再均匀,导致材料表面产生净电荷或发生机械应变。
材料的压电常数是描述其压电效应强度的重要物理量,它通常与材料的晶格结构、对称性以及电偶极矩的分布有关。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对压电效应至关重要,只有缺乏中心对称的晶体才能表现出压电效应。因此,压电效应的强度和应用性能与材料的晶体结构、外部应力和电场的强度密切相关。
压电效应的应用
改变表面电子结构
压电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晶格结构中的离子位置发生相对位移,导致正负电荷中心错位,从而产生宏观极化。这种极化形成的内建电场会在材料表面建立起稳定的电势差,进而改变催化剂表面的电子密度和能级结构。
通过调节表面电荷分布,压电效应可有效影响吸附反应物的方式和电子转移过程,从而改变反应路径和动力学行为。该机制在调控催化反应活性、选择性以及界面电子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图4. 压电催化机制中的能带理论(EBT)示意图。DOI: 10.1038/s41524-025-01746-8
促进电荷分离与迁移
压电效应生成的电场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可以在反应过程中促进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减少电荷复合几率。特别是在光催化和热催化体系中,压电电场能够增强光生载流子的空间分离效率,提高载流子的寿命与迁移速率。
这种电场驱动机制不仅提升了表面反应活性位点的电子密度,也强化了整体反应效率,是提升电荷利用率的关键物理手段。

图5. 压电催化机制中的屏蔽电荷效应(SCE)示意图。DOI: 10.1038/s41524-025-01746-8
触发自由基生成
在压电材料受到周期性机械扰动(如振动、超声)时,极化行为可引发表面产生短时强电场,驱动吸附分子(如H2O或O2)发生电子转移反应,生成·OH、·O2⁻等高反应性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在催化过程中具有强氧化或还原能力,是污染物降解、有机物断键、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中间物种。压电效应提供了一种无需光照即可激发自由基生成的非热物理途径。

图6 压电材料在压缩应力变化中释放并再吸附电荷,驱动水电解产生活性物种。DOI: 10.1038/s41467-020-15015-3
实现无光催化反应(机械-催化协同)
在无光或低温环境中,压电效应可通过机械应力(如压缩、摩擦或超声波)激活催化反应。这种过程不依赖传统的光能或热能输入,而是通过力学激发产生极化电荷,参与电子转移和界面反应,实现机械能驱动的催化过程。
该“压电-力催化”机制为发展绿色、高效、可控的无光催化技术提供了全新策略,尤其适用于封闭空间、弱光环境下的能源与环境催化反应。

图7. 超声(机械能)触发压电催化产ROS的机理示意图。DOI: DOI:10.1038/s41467-021-23921-3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