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透射电镜主要基于电子束与超薄样品相互作用的原理。其利用电子加速枪产生一束高能电子束,经过一系列电磁透镜聚焦和准直后,照射到超薄样品上。电子束穿过样品后,样品中不同区域的原子对电子的散射和吸收程度不同,导致透过样品后的电子束强度分布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或探测器上,形成具有不同明暗对比度的图像,反映出样品内部微观结构的差异。
透射电镜的组成
1. 电子光学系统
电子枪:用于发射电子。常见的电子枪有热发射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热发射电子枪依靠加热钨丝或六硼化镧等材料,使电子获得足够的热能而逸出表面;场发射电子枪则是在高电场作用下,使电子隧穿材料表面的势垒而发射出来。场发射电子枪具有亮度高、发射电流稳定等优点,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电子束。
电磁透镜系统:包括聚光镜、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等。这些透镜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磁场,对电子束进行聚焦和成像。聚光镜主要用于控制电子束的束斑大小和强度;物镜是透射电镜中最重要的透镜,它将穿过样品的电子束进行第一次聚焦成像;中间镜和投影镜则用于进一步放大图像并将其投射到成像平面上。
2.真空系统
为了保证电子束能够在无干扰的环境中传播,以及防止样品被氧化或污染,透射电镜需要一个高真空环境。真空系统一般由机械泵、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等组成。机械泵用于初步抽真空,将电镜腔体内的真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扩散泵或涡轮分子泵则进一步提高真空度,使电镜内部维持在10-4–10-5Pa 甚至更低的高真空状态。
3.电源系统
提供电子枪的加速电压和电磁透镜的励磁电流,以及各种控制和调节电路所需的电源。电源的稳定性对于保证电子束的稳定性和成像质量至关重要。
4.样品室
是放置样品的区域,通常带有样品台。样品台可以进行多种运动,如旋转、倾斜和平移等操作,以便从不同角度和位置对样品进行观察。一些高级的样品台还具有加热、冷却或原位反应等功能,用于研究样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变化。
5. 成像记录系统
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相机等探测器来记录图像。这些探测器将电子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在计算机上显示和存储图像,便于后续的图像分析和处理。
透射电镜的基本用途
1、晶体学领域
可用于研究晶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如晶体的原子排列、晶格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等。通过分析晶格条纹的间距和取向,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相和晶体取向。例如,在半导体材料研究中,透射电镜可以观察硅晶片中的位错分布,这对于理解材料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非晶态材料,透射电镜可以研究其原子短程有序结构和密度涨落等情况,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非晶态材料的性质和形成机制。
2. 生物学领域
在细胞生物学中,透射电镜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和结构。能够清晰地看到细胞器的膜结构、内部的微细颗粒和纤维等成分,有助于理解细胞的功能和生命活动过程。
在微生物学方面,可用于观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例如,可以分辨病毒的衣壳形态、核酸的存在位置等,对于病毒的分类和研究其感染机制具有关键作用。
3. 冶金领域
用于研究合金的微观组织,如合金中的相组成、相界面结构、析出相的形状和分布等。通过分析这些微观结构,可以解释合金的宏观性能,如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并为合金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4.纳米技术领域
对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透射电镜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观察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形状、结晶性以及纳米结构的组装情况。例如,在碳纳米管的研究中,透射电镜可以观察碳纳米管的管径、管壁层数、缺陷情况等,从而为纳米材料的应用开发提供详细的结构信息。

具体的一个操作步骤:
1、制样
粉末制样法:选择合适的支持膜
制备悬浮液:将粉末样分散至液体介质(水或无水乙醇)中,超声振荡10-30min,使其均匀分散,
滴加样品:用玻璃毛细管吸取少量悬浮液,滴加到铜网上,等待溶剂挥发。
干燥处理:在干燥时,可以采用红外灯进行照射干燥。
2. 块状样品的制备
电解减薄法(适用于金属和合金)
切割和研磨:将块状样品切割成约0.3mm厚的薄片,用金刚砂纸机械研磨至约100μm厚。
冲片:将薄片冲成直径3mm的圆片。
电解减薄:将圆片放入电解减薄仪中,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和参数,进行双喷减薄,直至中心穿孔。
清洗和干燥:减薄完成后,迅速取出样品,用无水乙醇清洗,干燥备用。
离子减薄法(适用于陶瓷、半导体等)
切割和研磨:将样品切割成薄片,用金刚砂纸研磨至约100μm厚。
制备凹坑:在圆片中央部位磨出一个凹坑,深度约50~70μm。
离子减薄:将样品放入离子减薄仪中,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减薄,通常需要2~3天。
清洗和干燥:减薄完成后,用丙酮清洗样品,干燥备用。
3. 生物样品的制备
固定:生物样品需要先进行固定处理,常用2.5%戊二醛进行前固定。
脱水和渗透:经过梯度脱水处理,通常使用乙醇或丙酮。
包埋:将样品包埋在树脂中,常温或恒温聚合。
切片:使用超薄切片机将包埋好的样品切成超薄切片(厚度约50~100nm)。
染色:对切片进行染色,常用铀酸盐和铅酸盐。
4. 注意事项
样品厚度:透射电镜样品的厚度通常需要在100nm以下,高分辨电镜样品厚度需小于10nm。
导电性:非导电样品需要喷碳或喷金处理,以防止电荷积累。
防止污染:在制样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样品被污染,确保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改变。
观察:
多杆可以转入4个样品,单杆只能装1个样品。
但是多杆只能放大到30k,单杆可以放大到50k。
在荧光屏中找样:在放入样品以后,可以根据铜网与隔膜的清晰度来进行评估粒子高度,调清楚为主。
调节粒子高度:随后在每个铜网中寻找样品(此时的倍率应该在8-12k左右),找到粒子以后在进一步调整粒子高度,使得粒子在荧光屏中更加清晰。找到样品以后将荧光屏抬上去。
调光强:在操作屏幕上点击view后,将鼠标放在照片处,能显示出此时的光强,并将光强调节在500-800左右。
聚焦:在样品拍照时,黑边太明显则是过焦,白边太多欠焦,可以回来一点。在拍照时,使得样品稍微带有点白边即可。如同。可以之后点击capture。拍照好之后按ctrl+l,能看到所有拍的照片。随后保存即可。
拍完后记得将view关掉,将荧光屏放下去再去找样品,也可以直接找样,这样比较慢。




铜网规格:


可以调节粒子高度进一步让荧光屏中的点聚集在一起。

拍晶格:将样品放大至20w左右,聚焦清楚后在按照图中的操作换到傅立叶晶格模式,随后再继续放大,(500k)50w倍左右即可看到晶格




保存步骤:
注意保存好以后一定要将拍摄的文件删除,要不然下次拍摄还是在一个文件下。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重要的读书笔记
原文标题:《透射电镜的操作》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qOUfsweXzjgxZq7W_v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