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天津大学巩金龙院士/裴春雷研究员,发表ACS Catalysis!
成果简介 丙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高价值的下游产品,如聚丙烯、环氧丙烷和丙烯腈。其中,氧化钴(CoOx)基丙烷脱氢(PDH)催化剂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Co价态…
-
山大ACS Energy Letters:分子/离子锚定界面实现4.8 V锂金属电池
由于电动汽车的普及,对更高能量密度的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锂(Li)金属电池(LMBs)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 h g−1),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者…
-
4.95 V,1600次循环!东北师范大学,发表Angew!
超高压钾离子电池(PIBs)凭借成本竞争力,成为高能电池系统的一个可行选择。然而,由于高活性钾金属负极和正极的界面不稳定性导致的快速容量衰减和较差的库仑效率问题依然难以解决,此外钾…
-
北理陈人杰PNAS:可充电Li-LiNO3电池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高能量密度的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移动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比容量仍然受到正极中活性材料的限制。 在此,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
-
突破传统局限!电池大佬王春生,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5年1月23日,电池大佬王春生教授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关于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突破性研究,通过在固态电解质表面设计致密的LiF–LixPyOzF…
-
1000次循环,超80%!孟颖,发表ACS Energy Letters!
LMBs 因采用锂金属作为负极材料,凭借锂的低电化学势和高比容量,展现出显著提升电池比能量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LMBs 面临着严峻挑战,其中锂金属负极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
-
低至0.11V!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郭少军,联手发表篇Nature子刊!
析氧反应的充电过电位是锂氧(Li-O2)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参数。迄今为止,通过催化剂设计实现低电位超降是该领域的一个巨大挑战,通常超过0.25V。 2025年4月9日,香港城市…
-
厦大校友一作!光诱导镍催化,有机化学大牛Ruben Martin,最新Nature Catalysis!
研究背景 金属催化反应,在合成药物、天然产物等复杂分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sp3–sp3键的形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sp3杂化的碳原子在药物开发中能显著改善药物的…
-
90天,小于5%!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联手,解决传统难题,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是多种能源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但其活性较低,利用晶格氧活化机制(LOM)是提高其活性的一种策略。 然而,这种方法面临着显著的热力学挑战,需要在不…
-
新疆大学AFM:S型异质结上构建了超小型NiO,增强光催化析氢和固氮
在光催化反应中,S型异质结可以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显著提高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光催化性能和适用性。然而,在光催化过程中,空穴的转移速率比电子的转移速率慢约4个数量级…
-
西北大学马海霞/东北林业大学徐明/香港大学郭正晓/北京化工大学邱介山,联手发表JACS!
水电解是一种环境友善的H2生产途径,但将析氧反应(OER)与析氢反应(HER)直接耦合具有以下几个缺点:首先,由于涉及四电子转移,阳极OER在热力学上不利且动力学缓慢,增加了电解水…
-
浙江大学孙文平,发表AM!
氢气(H2)因其多功能性、高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性而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能量载体。以H2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是实现氢能与电能高效转换最具竞争力的技术之一。 与商业化的质子交换膜燃料…
-
硕士生一作!重庆工商大学,第一单位发表Angew!
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催化还原氮反应(NRR)是NH3合成的一种可持续的方法,但由于N2的不溶性和惰性的N≡N键,NRR已被证明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近,电催化NO3–还原(…
-
南京大学钟苗Angew:借助定量反应-输运模型,实现CO电还原为C2H4能量效率提高
在水介质中电催化CO还原合成乙烯(C2H4)是一种热力学上坡的过程(CO+H2O→C2H4+O2,ΔrGθ=817.4 kJ mol-1)。在能量强化的膜电极组装(MEA)系统中,…
-
低成本、无溶剂、“零浪费”!安徽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大学,联手发表AM!
电池作为电力存储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从回收有价金属和减轻环境污染等角度考虑,废电极的回收至关重要。其中,将原材料闭环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此…
-
浙江大学,Nature Materials!
尽管在有机电子学中需求量大,但功能性共轭聚合物在可扩展合成和批次均匀性方面面临挑战。 成果简介 有鉴于此,浙江大学李昌治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r…
-
从40%提升至70%!他,致力于电池材料研究,手握Science,发表Nature Nanotechnology!
成果简介 聚合物电解质对于由固体或半固体电解质组成的安全和高能电池具有很大的前景。多相聚合物电解质由流动相和刚性相组成,具有快速离子传导和理想的机械性能。然而,在理解和调节电极|电…
-
5C,25000次!北京大学庞全全,发表Nature!
全固态锂硫电池具有高的比能量,因其适中的电位不会导致固态电解质的进一步副反应,充电时不会释氧,因此具有更高的本征安全性。此外,使用固态电解质能有效解决液态锂硫电池中的多硫化物穿梭效…
-
科研女神!她,师从崔屹院士,「90后」独立PI,24岁首创“亲锂性”概念,新发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在高电流密度下,二氧化碳(CO2)电化学还原为一氧化碳(CO)时,选择性会下降,这是该过程面临的一个难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刘亚媛教授、Li Zhengyuan等人报道了…
-
谢和平院士领衔!深圳大学&科廷大学邵宗平,联手发表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正极的热力学性能与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的耐久性密切相关,热循环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机械故障:界面分层和正极本体开裂。断裂强度/刚度不足引起的本体裂开是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