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
-
TEM 经典论文(1928-1970)梳理:晶体缺陷、成像技术和衍射理论
总结:本文介绍了1928-1970年间材料/物理领域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相关的经典论文,重点梳理了TEM在晶体缺陷研究中的关键突破(如位错、沉淀物、晶界、无沉淀区等缺陷的成像…
-
TEM(STEM)成像技术演进与4D-STEM全解析:从传统模式到前沿突破
总结:本文介绍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的技术发展历程(从发明初期到球差校正、原位/环境TEM、冷冻电镜等技术突破)、传统STEM成像模式(BF、A…
-
微束分析与 EDS 技术详解:从 X 射线产生到谱图解析
总结:本文介绍了微束分析的定义、特点及常用技术分类,重点详解了能谱仪(EDS)技术的核心原理(包括X射线产生机制、特征X射线与轫致辐射X射线的区别)、数据输出形式(能谱图、定量结果…
-
扫描透射电镜(STEM)如何实现单原子成像,推动电子显微学革命
总结:本文介绍了扫描透射电镜(STEM)的发展背景、早期技术探索,重点阐述了Albert Crewe在STEM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包括提出使用场发射电子枪(FEG)解决电子源亮度不…
-
扫描透射电镜(STEM):商业历程与技术进步,从早期设计到原子分辨率突破
总结:本文介绍了扫描透射电镜(STEM)的商业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进步,重点阐述了像差校正技术的突破如何推动 STEM分辨率迈向亚埃级,还提及低电压STEM在二维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及…
-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In-situ TEM):材料动态表征与应用场景解析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In-situ TEM)技术的核心特点(可在外部刺激如温度、应力、电场等条件下动态观察材料原子/纳米级行为)、实验设计逻辑,以及在相变、电池…
-
TEM经典论文解读(1970s):调幅分解理论和高分辨成像
总结:本文介绍了1970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领域的多篇经典论文,重点解读了调幅分解理论在Cu-Ni-Fe合金中的实验验证、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成像技术的关键进…
-
现代电子显微学待解难题梳理:从衬度差异到结构反推
总结:本文介绍了现代电子显微学领域虽在分辨率提升(如球差校正技术实现亚埃级分辨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的一系列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理论图像模拟与实验显微像衬度差异大、电子…
-
4D-STEM技术详解4:探测器发展、数据处理与材料表征应用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4D-STEM技术的定义(通过阵列化探测器记录扫描过程中每个探针位置的二维衍射图案,形成四维数据集)、命名规则与术语演变,阐述了其探测器的发展历程、核心计算方法…
-
TEM及衍生技术应用——从微观结构表征关联材料电学/机械性能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陶瓷晶界微观结构的多种表征技术(如HRTEM、球差校正STEM、PEND、4D-STEM、EDS/EELS),阐述了不同技术在原子/纳米尺度观察晶界原子排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