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介绍
超小型CsPbI3钙钛矿量子点(QDs)是实现高效、稳定的纯红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最有前途的候选材料。然而,对于超小型CsPbI3量子点来说,在组装成导电薄膜时保持其溶液相特性是具有挑战性的,这极大地阻碍了它们在器件中的应用。
基于此,南开大学章炜、陈军院士和袁明鉴等人报道了一种原位沉积稳定超小型CsPbI3QD导电固体的方法,即构建CsPbI3 QD/准二维(准二维)钙钛矿异质外延。在CsPbI3量子点的临界层厚处,边缘取向配体排列良好的周期性阵列引发了大量的八面体倾斜,从而提高了倾斜CsPbI3和δ-CsPbI3量子点之间的吉布斯自由能差,从而导致CsPbI3量子点的热力学稳定。该方法能够制造稳定的CsPbI3QD导电薄膜,其发射可调谐覆盖整个红色光谱区域,从600 nm到710 nm。同时报道了具有窄电致发光峰中心在630 nm的纯红色PeLEDs,符合超高清显示的Rec. 2100标准。冠军器件具有24.6%的外部量子效率和6330分钟的半衰期,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高效、最稳定的纯红色PeLED之一。该方法也适用于大面积制造,使1 cm2的PeLED在630 nm处表现出20.5%的最佳外量子效率。该论文近期以“Perovskite heteroepitaxy for high-efficiency and stable pure-red LEDs”为题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上。
🔍 研究亮点:
📚 研究内容:该研究专注于通过钙钛矿异质外延技术改善纯红色LEDs的性能。科研团队通过精确控制钙钛矿晶体的生长条件,实现了钙钛矿材料与其他半导体材料之间的高质量异质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提高了电荷注入和复合效率,还减少了非辐射复合损失,从而提高了LEDs的整体性能。 🏆 研究意义:
|

图1:CsPbI3 QD外延的合成。a,多维钙钛矿异质外延示意图,其中n表示[PbI6]4-八面体单元的数目。b,原始QD薄膜和CsPbI3 QD硒外延薄膜的GIWAXS图(光致发光(PL)峰在640 nm处)。c,不同尺寸的原始量子点薄膜和CsPbI3量子点硒外延薄膜的最大PLQY。d, CsPbI3 QD硒外延薄膜的瞬态吸收(TA)光谱,对应的PL峰集中在640 nm。e,f,HAADF图像显示原始QD膜(e)和CsPbI3 QD硒外延膜(f)(两者的PL峰均在约660 nm处)。g,典型原始CsPbI3量子点的原子尺度HAADF图像。h,g中纳米粒子的FFT谱图为α-CsPbI3。i,沿[001]区轴观察α-CsPbI3的晶胞模型。Pb和I原子列一起对应于g中最亮的点,而相对较弱的点对应于Cs或I。j,具有代表性的纳米颗粒/纳米板复合材料(硒外延)的原子尺度HAADF图像。k, I,j中QD区域1 (k)和2 (l)的FFT模式分别鉴定为α-CsPbI3和γ-CsPbI3。与α-CsPbI3相(k)相比,γ-CsPbI3的FFT模式在l中显示了四个额外的斑点。m,沿着[110]区轴观察γ-CsPbI3的晶胞模型。j中最亮的点对应于Pb和I原子柱,相对较弱的点对应于Cs或I原子柱,纳米板FFT模式在j中以白色虚线标记,被指定为α-CsPbI3。A.u,任意单位。比例尺,10 nm (e,f);2nm(g,j)。

图2:准2D/CsPbI3 QD/准2D钙钛矿异质外延薄膜的研究。a,配体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增强示意图。b,计算得到的Br-DMA+配体与PEA+(X-PEA+ (X=F, Cl, Br))配体的相互作用能(Eint)。c、基于Br-DMA+的CsPbI3 QD/PEA+的准2D钙钛矿异质外延和基于Br-DMA+的CsPbI3 QD/Br-PEA+的准2D钙钛矿异质外延的计算生成能。d,Br-PEA+共配体掺入后,Br-DMA+配体浓度(Cligands)从0.02 M增加到0.28 M的去外延膜的可调光致发光(PL)光谱。e,去外延薄膜的GIWAXS图,PL峰在640 nm左右。f,HAADF图像显示,去外延膜(PL峰在640 nm左右)主要由三明治结构的复合材料组成。g,具有代表性的去外延复合材料的原子尺度HAADF图像,其中纳米颗粒用蓝色虚线框标记,两个纳米片用白色虚线框标记。i,g中QD区域1-3的FFT模式分别为γ-CsPbI3相、α-CsPbI3相和γ-CsPbI3相。j,g中底部纳米板的FFT模式属于α-CsPbI3相。k,去外延复合材料的低剂量HRTEM图像。l,m,放大后的4 (l)和5 (m)区域的HRTEM图像,如图k. n中白色实框所示,去外延复合材料示意图。比例尺,10 nm (f);2nm (g,k)。

图3:八面体倾斜。a-c,原子尺度HAADF图像(左上),原理图(右上)和原始QD (a),硒外延(b)和去外延(c)的相应Cs位移映射(下)。d-f,原始QD (d),硒外延(e)和去外延(f)的八面体倾斜角随CsPbI3 QD(沿x方向)的[PbI6] 4-单元胞的函数图,分别具有相应的95%置信带。g,倾斜CsPbI3和δ-CsPbI3之间的吉布斯自由能差(其中ΔG=Gtilted − Gδ,其中Gtilted表示具有各种八面体倾斜角的倾斜CsPbI3的吉布斯自由能,Gδ表示δ-CsPbI3的吉布斯自由能)。h,不同结构中的晶格演化示意图。

总之,作者开发了一种钙钛矿异质外延技术,用于制造高效率和稳定的纯红色发光二极管(LEDs)。这项技术通过精确控制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生长,实现了高质量的异质结构,从而显著提高了LEDs的性能和稳定性。
器件结构:ITO/PEDOT:PSS/PVSK/TPBi /LiF/Al
1. PEDOT:PSS溶液与PFI以4:1(w/w)混合,通过去离子水和异丙醇和混合物(1:1,体积比)稀释,搅拌4 h,使用0.45 um PTFE过滤,500rpm 10s+5000rpm 60s旋涂,150℃退火15 min,转移至手套箱内,0.5 mg/mL PFN-Br MeOH,4000rpm旋涂;
2. se-epitaxy:Br-DMAI, PEAI, CsI, PbI2 和SFB-10溶解在DMF:DMSO=4:1(v/v),搅拌,0.2 um PTFE使用前过滤,5000rpm 60s旋涂,旋转镀膜过程中,8 s后滴入300 μl氯苯,80℃退火8 min。
de-epitaxy,将PEA+作为共配体替换为Br-PEA+,即通过溶解Br-DMAI、Br-PEAI、CsI、PbI2和SFB-10添加剂制备前驱体,DMF:DMSO=4:1(v/v)。搅拌过夜,0.2 um PTFE使用前过滤,5000rpm 60s旋涂,旋转镀膜过程中,8 s后滴入300 μl氯苯,80℃退火8 min。
在加入PEA+ (Br-PEA+)作为共配体的情况下,通过调节Br-DMA+配体的浓度,可以调节对应不同平均量子点尺寸的薄膜的发射波长。
3. 蒸镀TPBi (40 nm), LiF (0.8 nm),Al。
文章信息
Wei, K., Zhou, T., Jiang, Y. et al. Perovskite heteroepitaxy for high-efficiency and stable pure-red LED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503-9
DOI: 10.1038/s41586-024-08503-9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钙钛矿人
原文标题:《南开大学袁明鉴 Nature: EQE 24.6%!球差电镜建奇功!揭示钙钛矿外延异质结界面应力操控!》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yPwe1q4ZiHIySlrvrZEIw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