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凭借其亚埃级(Å)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对电子信号的多样化分析能力,成为金属材料研究中揭示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关联的核心工具。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耐腐蚀性等宏观性能,本质上是由其微观结构(如晶粒、相、缺陷等)决定的。
晶粒与晶界表征
晶粒尺寸及形态分析:通过明场像(BF)或暗场(DF)可直接观察金属的晶粒形貌(如等轴晶、柱状晶、纤维晶),并通过图像分析精确测量晶粒尺寸(如平均晶粒直径、晶粒尺寸分布),为调控金属性能提供依据。

图1 Ni合金经过不同热处理方式后的B2纳米析出相的形貌观察及平均尺寸统计图(DOI:10.1016/j.jmst.2025.06.039)
晶界结构解析:TEM 可区分晶界类型(如小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孪晶界),并通过高分辨 TEM(HRTEM)观察晶界处的原子排列。

图2 多元合金高密度的纳米孪晶及位错的观察(BF+SAED)(DOI:10.1016/j.jmrt.2023.08.003)
多相金属的相识别及分布分析
许多金属材料(如合金钢、钛合金、复合材料)为多相体系,TEM可结合选区电子衍射实现“形貌观察+物相鉴定”的同步观察:
相形貌与分布:例如在淬火回火钢中,TEM可清晰观察到基体(马氏体/贝氏体)上析出的细小碳化物(如Fe₃C、NbC)的形态(片状、颗粒状)、尺寸及空间分布。

图3 Ti-Cu合金的的析出相形貌及相应的EDS结果
(DOI:10.1016/j.matchar.2022.112217)
物相精准鉴定:通过选区电子衍射(SAED),根据衍射斑点的排列规律(对应晶体的点阵类型、晶面间距),确定析出相的物相种类。

图4 挤压镁合金的相形貌观察(BF)及物相鉴定(SAED)。A区为18R LPSO相;B区为具有HCP结构的14H LPSO相;C区为四方结构的Mg2Cu相(DOI:10.1016/j.jre.2022.01.011)
金属材料中的晶体缺陷分析
晶体缺陷(位错、空位、堆垛层错、位错环等)是金属塑性变形、强化、疲劳失效的核心原因,TEM是直接观察原子级缺陷的唯一常规手段。
位错结构观察:通过明场像可以直接观察位错的形态、密度及分布。TEM还可以观察到堆垛层错的存在(明暗交替的条纹),其会阻碍位错运动,反映金属材料性能。

图5 挤压稀土镁合金在不同g矢量下的明场像与暗场像。观察到大量的与位错
(DOI:10.12442/j.issn.1002-185X.20240205)
总结
TEM 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本质是“将宏观性能归因于微观结构”——从原子级的缺陷、相结构,再到微米级的晶粒、界面,为金属材料的 “结构调控-性能优化”提供了微观视角,是金属材料发展的核心表征技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材新材料
原文标题:《从晶粒到缺陷,TEM——解锁金属材料宏观性能的微观密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wwRvR5xi279Q2dEIEusGw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