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晶系部分织构极图

       本文修订了立方晶体金属的立方织构(001)[100]、剪切织构(001)[110]、高斯织构(110)[001]和黄铜织构(110)[112]的理论极图。这些基础数据可供同行在解析织构极图时参考。

 

       在立方晶系中根据织构和极图的定义,可以从理论上计算出任一织构{hkl}对应的某一晶面(HKL)的极图。计算方法如下:根据晶面之间夹角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hkl}与(HKL)之间的夹角θ、{uvw}与(HKL)之间的夹角φ。

 

        在乌氏网上以圆心为中心,分别以θ为半径划圆,再以上下极点为中心,在乌氏网(Wulff’net)上找到与对应的两条等φ纬度线,与前面的圆共有4个交点。这4个点就代表了在(HKL)极图的{hkl}织构。

 

       这是计算理论极图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在作者以前发表的著作或论文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没有经过同行的提醒下,作者在工作之余仍反复思考,终于意识到以前的方法并不完善,现在特此做修订。

 

       作者把以前做的理论极图做蓝版,结合前辈做的各种晶面标准极射投影图,现结合具体织构的定义,就可以把绘制的多余的点删除掉,获得了目前的理论极图的修订版本。

 

     (hkl)极图上的极点在(hkl)标准极射投影图都能找到等效的对应的点,寻找满足条件的极点时,把(hkl)标准极图围绕点圆心转动,把轧向方向[uvw]旋转至最后下端,然后去寻找满足条件的极点。

 

       下面修订后的理论极图,可供同行分析实验极图时参考。

 

立方晶系部分织构极图
立方晶系部分织构极图
立方晶系部分织构极图
  立方晶系部分织构极图

若只依据(110)标准极射投影图(见图2),就能获得图16所示的黄铜织构的理论极图,这与实测极图图18并不完全吻合。例如图16中左上列出了(200)极点,右下列出了(020)极点,根据(110)标准极射投影,(-200)极点和(0-20)极点是不能出现在图16中,但根据极图实测数据的采集设计,(-200)极点和(0-20)极点也能出现在极图上,因此计算理论织构的极图时,要把反相极点添加上来。因此,黄铜织构的理论极图再次修订如图17所示,这与实测极图18一致。

立方晶系部分织构极图

 

参考文献:陈亮维,易健宏,虞澜,史庆南.材料晶体衍射结构表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年6月。

 

作者:陈亮维,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中材电镜检测中心外聘专家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中材新材料研究院

原文标题:《立方晶系部分织构极图》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_ikMg40K-g4uINzatb0mw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