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锌基电池的发展受到锌枝晶的严重制约,应对这一挑战的潜在解决方案是使用高模量隔膜,然而在单一隔膜中同时实现高模量和高离子电导率,仍是一项艰巨任务。

在此,南京林业大学陈继章团队设计了一种各向异性且可生物降解的隔膜。该设计显著提高了沿取向方向的模量,同时通过对齐的垂直通道促进了Zn²⁺的快速传输。此外,该结构实现了隔膜厚度低且枝晶抑制能力强的目标。有限元模拟和全面的实验验证证实了此结果,同时也凸显了提高隔膜模量的关键作用。通过采用这种各向异性隔膜,Zn||Zn电池实现了更长的使用寿命,全电池的循环性能也得到改善。

图1. 锌沉积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图示
总之,该工作开发了一种由纳米纤维素和壳聚糖组成的各向异性隔膜(V-NFC-CS,厚度23 μm),旨在解决AZIBs中严重的枝晶问题。得益于该种仿生设计,隔膜沿取向方向的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且在垂直排列的通道内,Zn²⁺的传输也得到极大促进。
基于此,V-NFC-CS隔膜在z轴方向上同时展现出7.3GPa的高模量以及20.5 mS cm⁻¹的高离子电导率。结果显示,配备V-NFC-CS隔膜的Zn||Zn电池在10 mA cm⁻²和2 mAh cm⁻²的条件下,过电位降低,使用寿命延长至1000小时,即使在高达25 mAh cm⁻²的面容量和85.4%的高DOD下,仍能可靠运行。
此外,在Zn||MnO₂电池中,使用V-NFC-CS隔膜可在1000次循环后实现96.2%的高容量保持率以及出色的倍率性能。在低N/P比条件下,以及软包电池、Zn||HAVO电池和ZHS装置中,也能观察到V-NFC-CS隔膜的有益效果。因此,该工作不仅为高性能AZIBs提出了一种仿生理念,还强调了提高隔膜模量的重要性。

图2. 电池性能
Biomimetic and biodegradable separator with high modulus and large ionic conductivity enables dendrite-free zinc-ion batteri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6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