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强强联手!他,耶鲁博士,陕师大「国家杰青」,联合天大教授,新发Angew!
虽然在卡宾对映选择性插入到杂原子-氢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种化学反应主要局限于C-手性的构建,而将卡宾不对称插入P-H键以生成P-手性产物的研究仍未被涉及。 2025年3月6日…
-
100,000个采样构型!厦大副院长/「国家杰青」,联手北大潘锋,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在不同外部条件和环境物种下,理解界面、相间甚至体相内的活性相对于推进异质催化至关重要。然而,通过计算模型描述这些阶段却面临着生成和计算大量原子构型的挑战。 2025年3月…
-
港城大Nature子刊:催化剂-电解质界面的可控演化,助力设计高效制氢预催化剂
在电化学水分解过程中,催化剂常常发生不可避免地重建。重建既可以增强也可以削弱催化活性,因此制定能够促进有益重建同时抑制有害情况的策略至关重要。具有积极作用的重构催化剂作为一种电化学…
-
博士生一作!北京大学杨武霖课题组,发表Nature子刊!
得益于绿色安全的合成途径、无有机副产品产生、操作简单,以及原位和按需生产等优点,电化学ORR反应已成为H2O2生产的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为了提高电化学H2O2生产的效率,人们在提高…
-
华南理工大学陈光需教授JACS:PtZn-ZnOx界面增强低电位苯甲醇电氧化高选择性制备苯甲酸
第一作者:刘人凤,涂文静 通讯作者:陈光需,赵云,裴安,贾艳艳 通讯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论文DOI:10.1021/jacs.4c17193 全文速览 利用可再生能源…
-
5000次!高性能Zn负极!南开大学牛志强,新发JACS!
成果简介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因其高安全性和低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负极/电解液界面处的阳离子浓度梯度往往会引起严重的锌(Zn)枝晶和副反应。基于此,南开大学牛志强教授和…
-
PNAS:定制μ-Si 负极助力快充锂离子电池
硅(Si)负极可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LIB)的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然而,由于硅在整个充电状态(SOC)范围内的体积变化巨大,因此这些负极在商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缓慢。 在此,首…
-
3000次以上,提升5倍寿命!清华深研院周光敏,新发Angew!
研究概述 由于其高安全性以及在大规模储能方面的成本效益,可充电水系Zn//MnO2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Zn负极在酸性电解液中面临的严重酸腐蚀和析氢反应(HER)极大地阻碍了其…
-
华中科技大学李箐,发表JACS!
氢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零污染排放的特点,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通过可持续能源电解水生产氢气在商业上是可行的。在各种水电解槽中,使用非Ir基电催化剂的阴离子交换膜水…
-
综述SACs!南工大「国家杰青」,联手清华王定胜,新发Chem. Soc. Rev.!
研究概述 打破结构对称性已成为微调催化位点电子结构的有力策略,从而显著提高了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电催化性能。 传统SACs(如M-N4构型)中固有的对称电子密度往往导致反应中…
-
调控尺寸!延大教授,联合山大院长/「国家优青」,新发Nature子刊!
协同的铜单质(Cu0)和铜离子(Cu+)位点被认为是硝酸盐电化学还原反应(NO3–RR)过程中NH3合成的活性物种。 然而,对于Cu0和Cu+的机制理解及其具体功能的理…
-
打破传统局限!浙大&c,新发Nature子刊!
研究概述 光催化直接氧化甲烷为C1含氧化合物,为传统多步骤、高能耗、高碳足迹的能源密集型工艺提供了一种绿色替代方案。 然而,间歇式高压气液固反应系统在实时产物分离和浓缩方面面临的关…
-
98.42%容量保持率!苏州大学孙靖宇/南科大,发表AM!
电沉积有望制造出具有非外延单晶结构的锌电极,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Zn(002)面沉积,然而具有良好电化学活性的高指数Zn平面的实现仍然缺乏探索,此外在锌电沉积质量评估方面也存在不…
-
崔屹,Nano Letters!
水系锌金属电池因其安全性、低成本和高理论容量而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腐蚀和枝晶生长等挑战需要实现对锌沉积的精确控制。 在此,斯坦福大学崔屹团队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在具有纹…
-
电池||顶刊集锦:李先锋、周豪慎、孙洁、韩翠平、李成超、梁正、陈亦皇、杨金龙等成果!
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多电子转移卤化物正极用于全固态锂电池 采用不易燃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ASSLBs)具有高…
-
清华大学徐盛明团队,EES:高熵掺杂助力无钴高镍层状正极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s)在推动高性能电动汽车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三元高镍LiNi1-yMnxCoyO2是高能量密度LIBs中最广泛应用的正极材料。在三元高镍(Ni)…
-
香港理工大学,发表EES!
锂离子电池(LIBs)使用LiCoO2(LCO)正极和石墨负极,在3.7 V(相对于Li/Li+)下运行,因其优越的体积能量密度、高循环性和高安全性而在个人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
中南大学校友一作!锂电池,再发Nature Materials!
研究背景氧化物正极材料因其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等能源存储领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相比,Li丰富层状氧化物(Li-…
-
物构所ACS Nano:高能量密度Na3V2(PO4)3/C正极
Na3V2(PO4)3 (NVP)正极具有稳定的3D NASICON结构优点,可用于超快Na+扩散,但其仍然面临电子电导率差(10–9 S cm–1)和能量密度不足(∼370 Wh…
-
北化工ACS Nano:改性MXene 催化剂增强 Li-CO2 电池
MXenes 因其高导电性和高效的CO2 活化性而成为 Li-CO2 电池的有前途的正极催化剂。然而,MXene 的吸附和电子结构对 Li-CO2 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却很少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