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大学Mater. Today: 电动汽车用无钴层状镍锰氧化物正极的内在缺陷 2023年10月14日 下午8:34 • 顶刊解读 无钴Li[NixMn1-x]O2(NM)正极由于其成本竞争力和循环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富镍无钴NM正极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其低温性能不佳的原因仍不清楚。 在此,韩国汉阳大学Yang-Kook Sun等人比较了无钴Li[NixMn1-x]O2(NM)和常规Li[NixCoyMn1-x-y]O2(NCM)正极(x = 0.8和0.9)在不同温度下的基本性质和电化学性能。尽管在升高的工作温度下,无钴NM正极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与NCM正极相当,但其低温性能明显不如NCM正极,这与其组成化学决定的固有特性有关。 其中Ni含量较高的正极低温性能优于Ni含量较低的正极,然而由于Ni无法发挥Co的作用,因此用Ni完全取代Co会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Co的缺失不仅增加了锂层中阻碍扩散的阳离子无序,而且降低了其离子扩散(DLi+)对低温的耐受性,导致在高倍率和低温下的性能较差。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无钴NM正极的DLi+下降是否归因于较高程度的阳离子混合,需要进一步研究低温下无钴NM正极DLi+下降的原因。 图1. NM和NCM正极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 此外,为了提高无钴层状氧化物正极的实际可行性,有必要解决其低温性能差的严重弱点。其中,增加Ni含量可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然而这种策略降低了其成本竞争力并导致循环不稳定。与富镍NCA/NCM正极类似,可以探索各种掺杂/涂层策略来提高无钴富镍NM正极的循环稳定性。减小无钴NM正极的二次粒径可能有效提高其倍率性能,但正极-电解液接触面积的相应增加通常会损害电化学和热稳定性。 相反,应考虑对初级粒子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微观结构改性以构建容易的Li+扩散路径,从而克服无钴层状氧化物正极的主要缺点。否则,开发具有极低Co含量的微结构控制的富镍NCA/NCM正极便是实现具有成本竞争力电动汽车用高性能正极的最可行方法。 图2. NM和NCM正极倍率性能差异的原因 Intrinsic weaknesses of Co-free Ni–Mn layered cathod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Materials Today 2022. DOI: 10.1016/j.mattod.2022.03.005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机器学习顶刊汇总:Nature Catal.、ACS Catal.、ACS Nano、Nano Lett.、ACS AMI等 上一篇 2023年10月14日 下午8:34 武汉理工麦立强ACS Energy Letters:锌负极保护新策略! 下一篇 2023年10月14日 下午8:34 相关推荐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稀土氢能材料与应用团队招聘 2023年10月8日 郭孝东/吴振国Adv. Sci.:超低浓度电解液实现高稳定锂金属电池! 2023年10月8日 崔光磊/赵井文AFM:生物质衍生单离子功能化纳米纤维素隔膜 2023年10月14日 哈工大张乃庆/帅永/范立双EnSM:双原子铁基催化剂促进多硫化物的高效转化 2023年10月30日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AEM: 电池行业钴问题的前瞻性解决方案 2023年10月15日 华科李会巧/翟天佑EES:循环寿命超过1年!锌基电池新突破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