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说明:这篇文章华算科技详细介绍了阴离子效应,包括其定义、原理、机制及应用。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科学分析,阐述了阴离子如何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溶剂化作用等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和产物分布。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

阴离子效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阴离子的存在对反应的速率、方向以及产物分布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简单地由阴离子本身的化学性质所决定,而是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阴离子可能并不直接参与反应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过程,但它们通过与反应物、中间体或过渡态的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的微观环境,从而对反应的整体进程产生显著的调控作用。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1:阴离子效应的作用领域DOI10.1021/jacs.5c11019

阴离子效应的原理

阴离子效应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静电相互作用

阴离子带有负电荷,与反应体系中的其他带电粒子(如阳离子、极性分子等)存在静电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改变反应物分子的电子分布,进而影响反应的活化能和速率。

例如,在离子型反应中,阴离子可通过静电吸引稳定过渡态,降低活化能,促进反应;反之,若静电相互作用不利于反应,则会增加活化能,抑制反应速率

如图2静电相互作用还可用于形成可逆的粘附连接,阳离子与阴离子(如铵阳离子与羧酸根阴离子)相互吸引;阳离子阳离子桥接通过相反电荷的桥接剂连接;两性聚合物粘合剂由带正负电的单体组成具有自粘性和对带电表面的粘性。

在水相中,静电粘附可通过pH值或可移动电荷浓度控制,刺激响应型粘合剂可按需激活或停用粘附功能。Fe3+离子与聚丙烯酸(PAAc)的羧酸残基形成配位复合物,光照射下Fe3+被还原为Fe2+PAAc网络脱羧,导致解粘。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2:静电作用示意图。DOI10.1021/acsbiomaterials.0c01677

氢键作用

许多阴离子具有较强的氢键接受能力,在含有氢键供体的反应体系中,阴离子可以通过形成氢键与反应物或中间体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物分子的构象,影响反应路径和产物选择性。

阴离子通过与反应物分子中的羟基、氨基等基团形成氢键,稳定反应中间体,促进反应向特定方向进行。氢键的强度和方向性使得阴离子效应在这些反应中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如图3四种常见的电解质(KFKBrKNO3K2SO4)在三种不同浓度下用于研究电极/电解质界面。电极由石墨烯片建模,进行了CP-MD模拟以研究各种阴离子对邻位氢的影响。在零电荷电位(PZC)条件下,重点讨论了1 mol/L浓度体系的结果。

结果表明,NO3倾向于部分溶剂化并驻留在亥姆霍兹层内(约25 Å),而其他三种阴离子完全溶剂化并主要存在于扩散层中。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差异源于NO3与电极之间的独特π-π堆积

亥姆霍兹层和扩散层之间的界面处的氢键数量明显低于KF系统。两个氢键耗尽区域(HGR)被识别:HGR-I(绿色半透明区域)和HGR-II(黄色半透明区域)。在KNO3体系中,HGR-I中的氢键数量最低,而其他阴离子体系中,HGR-II中的氢键数量较少。

综上HGR-I主要是由于水分子数量减少而产生的,而HGR-II主要是由于氢键形成概率较低而产生的。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3电化学界面氢键网络分析DOI10.1021/jacs.5c11019

溶剂化作用

阴离子在溶液中通常被溶剂分子包围,形成溶剂化阴离子。溶剂化不仅影响阴离子本身的性质,还可能间接影响反应体系中的其他分子。不同溶剂对阴离子的溶剂化能力不同,导致阴离子在不同溶剂中的有效浓度和活性存在差异

此外,溶剂化阴离子还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极性和粘度等物理性质,影响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反应速率。

4中展示了传统设计与溶剂保留设计下阴离子溶剂化行为的差异。在溶剂保留设计中,部分溶剂的保留使阴离子更稳定,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更强。研究目标阴离子的溶剂化效应时,需注意其与阳离子的显著差异。

阴离子具有多样的几何结构、对pH值的敏感性以及较低的电荷与半径比。阴离子在脱溶剂化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能量损失,这一现象可通过霍夫迈斯特系列理论来描述,该理论为研究和预测溶液中的配位反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4溶剂化保留量的设计示意图。DOI:10.1038/s41570-024-00584-4

阴离子效应的机制

过渡态稳定化

阴离子可通过与反应物分子中的特定原子或基团形成静电相互作用、氢键或配位键,稳定反应的过渡态结构,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在某些亲核取代反应中,阴离子通过与反应物分子中的离去基团形成氢键,稳定过渡态,加速反应。

5中展示了一个分子催化体系,当阴离子或带负电基团位于合适位置时,可通过静电吸引、背电荷屏蔽或负电中心诱导效应来稳定SN2反应的过渡态。

反应坐标图中,浅色曲线表示无催化或无阴离子辅助时的能量势垒,而深色/阴影曲线表示阴离子辅助下的势能曲线,过渡态能垒明显降低。同时也展示了阴离子或负电基团(如用于离子/协助催化的阴离子配体)与反应中心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

以下示意图清晰地表明,通过阴离子与反应中心/过渡态之间的电性调控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活化能,从而增强反应速率。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5将酶促策略应用于离子型SN2机制的催化DOI10.1038/s41586-024-07811-4

改变反应路径

阴离子能够改变反应物分子的电子分布和空间构象,进而改变反应路径。在某些情况下,阴离子可诱导反应物分子重排或异构化,使反应沿着新路径进行,产生不同产物。这种反应路径的改变对于理解反应机理和控制产物选择性至关重要。

如图6在对比不同阴离子时,发现高氯酸盐阴离子比碳酸氢盐和两种羧酸阴离子(丙酸盐和三氟乙酸盐)更优先吸附Au111)表面

MD快照显示,金表面上的高氯酸盐阴离子数量明显多于碳酸氢盐和丙酸盐。表面覆盖率计算也表明,高氯酸盐占据了更大比例的Au111)表面。强吸附的高氯酸盐阴离子部分取代了金表面的水分子,而这种现象在羧酸阴离子中不明显。

此外,三种阴离子与金表面的平衡距离也不同:高氯酸盐的峰值密度更靠近Au111)表面(3.16 Å),而碳酸氢盐和丙酸盐的平衡距离为3.3 Å这种差异可归因于分子的相对大小不同。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6分子动力学模拟DOI10.1021/jacs.4c10661

应用实例

如图7通过AIMD模拟研究了阴离子对化学反应的直接影响

电催化中常见的水解反应(H2O* + H2O → OH* + H3O+ + e*表示吸附物质)为例,计算了不同阴离子存在下该反应的离解自由能结果显示当氢键接受氧的配位数约为2时,自由能出现局部最小值,随后随质子转移完成逐渐增加。结果表明,阴离子显著增加了水解反应自由能差异,反应速率顺序为:Br > H2O > SO42- > NO3 > F

为深入了解阴离子影响,对BrF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这两种阴离子的效果差异最明显。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可视化显示,阴离子增加了参与反应的水分子局部氢键环境的不对称性。

Br存在下,阴离子侧氢键弱于水侧;而F则相反,阴离子侧氢键更强。基于氢键长度的半定量分析支持了这些观察结果:H-Br的氢键长度为2.37 ÅH-F的氢键长度为1.51 Å,表明F与水的氢键相互作用比Br强得多。

什么是阴离子效应?从定义到应用——解析阴离子对反应速率与产物的调控机制

7阴离子对水分解反应的影响DOI10.1021/jacs.5c11019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