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学院陶国宏&何玲团队与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在Science子刊发表了题为“Designing high-performance hypergolic propellants based on materials genome”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工作首次提出构建推进剂材料基因组数据库及筛选体系,利用材料基因组方法,设计并筛选出具有高稳定性、低毒性和无燃烧残留的自燃烧推进剂添加剂,实现了推进剂自燃烧响应速率的飞跃式提升。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材料基因组方法探寻自燃烧推进剂的核心因素。不同于对燃料分子单一结构修饰、实验探索的传统方法,该工作通过构建推进剂的结构数据库明确其构效关系,采用可视化手段探寻与自燃烧性质关联的重要指标,而后利用筛选程序对自燃烧添加剂结构进行高通量筛选和量化分析,从而明确了自燃烧推进剂添加剂的结构,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验证其极大降低了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体现出材料基因组策略的可行性。该成果首次从根本上解决了火箭燃料分子设计的构效需求,可对材料分子按需设计及多角度预测,为将高性能推进剂走向实用提供重要参考。四川大学为论文第一通讯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袁闻励为第一作者,何玲副教授和Jean’ne M. Shreeve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也是化学学院在Science子刊发表的首篇论文。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离子液体功能材料的研发,近期工作相继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mall和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