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此,中国石油大学鲁效庆和魏淑贤等人以常规的铁卟啉(Fe-N4-卟啉)为探针,将S原子引入N配位(Fe-N2S2-卟啉)对活性位点进行适当的电子结构优化。由于费米能级周围的额外轨道和丰富的Fe dz2 被S取代后的轨道占据,N、S配位可以有效地调整SAC,从而促进CO2RR过程中的中间体质子化。
在Fe-N4-卟啉和Fe-N2S2-卟啉上系统地阐明了CO2RR机制通过二、六和八电子途径生成C1产物。Fe-N4-卟啉产生最有利的HCOOH产物,极限电位为-0.70 V。Fe-N2S2-卟啉对HCOOH和CH3OH表现出-0.38和-0.40 V的低极限电位,分别超过了大多数铜基催化剂和SACs。因此,N、S的配位协调作用可能为CO2RR中的SAC提供较常规N更好的催化环境。这项工作证明了Fe-N2S2-卟啉是一种高性能的CO2RR催化剂,并强调了N、S配位调节是微调高原子分散电催化剂的有效方法。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