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孙学良/谷猛,新年第一篇Nature子刊!
成果简介 高能富Ni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如LiNi0.8Mn0.1Co0.1O2(NMC811)在与全固态Li-基电池中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耦合时,会产生有害的副反应和界面结构不稳定。…
-
ACS Energy Lett.:为高压钴酸锂稳定运行定制电解液
高压钴酸锂(LiCoO2)可用于制造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LIBs)。然而,岩盐相引起的差可逆性、晶格氧损失、钴浸出以及在高电压下电解液分解失控而形成的电阻性阴极-电解质界面(C…
-
福建师大陈育明PNAS:高电子态活性位点的工程接触曲面界面实现高性能钾离子电池
钾离子电池(PIB)由于钾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储能技术。然而,PIB中使用的石墨负极由于钾离子半径大而导致容量低和反应动力学缓慢。 在此,福建师范…
-
北大黄富强/麻省理工李巨,最新Nature Energy!
成果简介 锂离子电池中的高能量密度正极面临不稳定的氧损失和快速降解的问题。研究人员试图寻求涂层和表面钝化的策略来保护这些正极材料。 这里,北京大学黄富强教授和麻省理工李巨教授等人发…
-
弗吉尼亚理工ACS Nano:介孔聚酰亚胺隔膜抑制锂枝晶生长
锂金属电池需要有效抑制锂枝晶,以确保高性能和安全性。然而,目前的隔膜具有大孔,其允许锂枝晶穿过,从而会导致内部短路和其他灾难性后果。 在此,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刘国良团队报告了一种…
-
杀疯了!大连化物所,一天里连发Science和两篇Nature大子刊!
前言介绍 2023年1月12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和张东辉院士、李灿院士、包信和院士和汪国雄研究员等人分别在Science(IF=63.714)、Nature Ca…
-
浙工大AFM:三苯胺-腙COF双极型正极实现高电压、大容量、稳定性的锂有机电池
共价有机框架(COF)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然而,所报道的COF正极通常表现出低电位和电压平台,这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 在此,浙江工业大学张诚,董玉杰,黄启迪,李…
-
上交EnSM:硼基电解质赋予镁电池优越的界面化学
通过简单的合成途径和廉价的原材料获得具有优异的沉积/剥离镁离子性能和正极兼容性的电解质已成为可充电镁电池(RMB)的长期追求。 在此,上海交通大学努丽燕娜团队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酰胺镁…
-
浙大/南科大等AFM:分子设计竞争性溶剂化电解液用于锂金属电池
对于高能量和长循环锂金属电池(LMB)而言,对锂负极和高压正极都具有高稳定性的电解液至关重要。然而,普通电解质中的游离活性溶剂在锂负极和高压正极都很容易分解。其中,局部高浓度电解质…
-
天大杨全红/吴士超AM:氟化界面实现超稳定的固态锂电池
锂金属表面的杂质(通常是Li2CO3)会给电池带来严重的动力学障碍和电化学性能衰减。对于能量密集型固态锂电池(SSLBs),需要减轻正极和电解质材料中有害的Li2CO3,而直接去除…
-
安大鹿可Angew:二元原子位点实现低温全固态Na-S电池双向串联电催化硫转化
当前全固态Na-S电池实际应用受到高操作温度和低硫利用的限制。不可控的硫形态形成途径以及缓慢的多硫化物氧化还原动力学进一步影响了Na-S化学的理论潜力。 在此,安徽大学鹿可团队制备…
-
牛!Science+8篇JACS/Angew!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2023年优秀成果精选!
近日,小编汇总了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2023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1 JACS:通过催化剂重构实现锂离子电池中金属的完全回收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和有限金属资源的枯…
-
弗吉尼亚理工Matter:跨长度尺度的研究揭示富镍层状正极中的空间热化学和动力学
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其降解始于原子尺度结构和性质转变,并传播到中尺度和宏观尺度。由于跨长度尺度的内在复杂性,精确描述热化学动力学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此,弗吉尼亚…
-
物理所禹习谦/湘潭杨秀康Nano Energy:单晶化和原位尖晶石涂层协同增强富锂锰基正极
富锂锰基正极(LRM)材料因其高比放电容量而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目前主流的 LRM 材料呈现多晶形态,这种形态在长时间循环过程中的退化会加剧…
-
Adv. Sci.:金属有机框架玻璃作为功能填料增强锂金属电池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聚合物因其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而成为固态电解质有前途的候选者,但填料在调节聚合物网络结构以及电化学、热和机械性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迄今为止研究的大多数填料都是各向异性的,限制了均…
-
她,2024年火力全开,仅1月已发表2篇AM、1篇Angew…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教授团队接连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合作发表学术论…
-
澳大/南科大EnSM:电解质添加剂分子结构实现LiNi0.8Co0.1Mn0.1O2/石墨软包电池高温界面稳定性
电解质添加剂对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LIB) 的稳定循环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电极上稳定界面的形成。目前研究中已经提出了许多添加剂,但对其分子结构与界面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 在此…
-
浙江理工陈鹏作/童赟AFM:异质酞菁钴/硫改性空心碳球增强CO2还原和Zn-CO2电池
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配位环境调节在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SACs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不全面。 在此,浙江理工大学陈鹏作、童…
-
北大庞全全AM: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实现高压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SIB)在下一代电网规模的能源存储方面前景广阔。然而,电解质/电极界面的高度不稳定性威胁着高能 SIB 的长期循环。特别的,高电压下不稳定的正极电解质界面(CEI)会导…
-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今日Science!
沸石作为一种微孔硅酸盐,经常被用作催化剂、吸附剂和阳离子交换剂等多种应用,需要具有更高孔隙率的稳定二氧化硅基沸石,以允许大分子的吸附和加工,但在合成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挑战。 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