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刊
-
电池顶刊集锦:周永宁、顾有松、闫小琴、宋英泽、张炜、申来法、王勇、孙振华、张冬、岳惠娟等成果!
1. Angew:通过Co2+/Co3+氧化还原和钠位掺杂实现稳定的钠离子电池正极 阴离子氧化还原是提高可充电池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然而,层状材料中TMO6(TM…
-
电池顶刊集锦:侴术雷、杨勇、康飞宇、晏成林、张跃钢、张一卫、Arumugam等最新成果
1. 侴术雷/Andreu Cabot等AEM: 当NbSe2遇到C2N, 超长寿命锂硫电池诞生了! 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转化动力学阻碍了锂硫电池(LSB)的实际…
-
精彩绝伦!Advanced系列能源转换与存储类封面大赏(8月第2期)
解说头版文章 品味智慧之光 纵使揽胜四方 我自封面大赏 ——编语 催化机理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Marc-Georg Willinger博士课题组及福州大…
-
孙学良最新Small Methods: 通过增材制造和化学强化正极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为了提高锂硫(Li-S)电池正极的可逆容量和长期循环稳定性,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高硫负载下,由于穿梭效应和较差的Li+传输,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可逆的Li容量损失仍然…
-
帝国理工EES: 富缺陷骨架调控的均质金属沉积,用于钠金属电池
钠金属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以及丰富的钠基资源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循环过程中不均匀的金属沉积和枝晶形成阻碍了钠金属负极的应用。 文献已经报道了碳骨架可以减轻金属钠电镀和剥离过…
-
陈人杰/赵腾Small Methods: 用于高速率柔性锂硫电池的多孔阴离子掺杂硒化钴
新兴的硫催化主体是打破锂硫电池(LSBs)实际应用极限的有效方法。CoSe由于其金属性质(优异的导电性)和高催化活性而在LSBs中受到更多关注,然而关于CoSe阴离子掺杂的文献很少…
-
唐永炳/李振声EnSM: 可充电镁电池电极材料的发展与挑战
作为一种潜在的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可充电镁电池(RMBs)自近百年前首次实现镁电化学沉积以来,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复兴。 自从基于Chervel 相Mo6S8正极、金属镁负极…
-
叶明新/沈剑锋EnSM: 认识多硫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作用及电解液工程调控策略
锂硫(Li-S)电池由于其相对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原材料,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 然而,它们的商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克服多硫化物(LiPSs)引起的穿梭效应、活性…
-
胡望宇/闫鹏飞/高飞Nano Lett.: 通过建模和实验揭示NMC正极中TM的迁移机制
LiNiyMnzCo1-y-z O2(NMC)正极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电化学循环会在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中诱导过渡金属 (TM) 离子迁移和氧空位形成,从而导致性能下…
-
华科李会巧EnSM: 半导体与非金属熔合成的锂离子电池用高导电性宽范围合金
开发具有快充能力的大容量电极一直是开发高能锂离子电池的目标。要设计出性能优良的电极,需要同时考虑足够大的容量、合适的电压平台和良好的离子/电子导电性。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李会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