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说明:本文华算科技主要讲解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定义、基本公式及Nyquist图、Bode图两种谱图形式,包含谱图识别、等效电路构建、参数拟合的分析方法可以掌握全面的EIS核心知识。

什么是电化学阻抗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是一种向电化学体系施加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压信号,通过监测体系产生的电流响应,来获取体系阻抗随频率变化信息的分析技术。

它以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的延伸为基础,将电化学体系的复杂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阻抗参数,进而反映体系内部的电荷转移、物质扩散、界面反应等微观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直流测试方法,EIS能在不显著破坏体系原有状态的前提下,实现对多过程的同时分析。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1. a)直流电路:由直流电流形成的直流电压。(b)交流电路:由交流电流产生的交流电压。DOI:10.33961/jecst.2019.00528

EIS的基本公式

在交流电路中,阻抗定义为: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其中:Z0阻抗模值;Φ: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ω=2πf:角频率。

EIS数据通常以两种图形展示:(1Nyquist:横坐标为实部,纵坐标为虚部,用于识别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元件;(2Bode:展示阻抗模值和相位随频率的变化。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2. 电化学阻抗谱的表示方式:左侧为Nyquist图,右侧为Bode图。DOI:10.33961/jecst.2019.00528

为什么EIS如此重要?

EIS在电化学领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参数同步获取:一次EIS测试即可分离并量化锂离子电池中的体电阻(Rb)、界面层电阻(RSEI)、电荷转移电阻(Rct)以及扩散过程(Warburg阻抗W)等关键参数,为全面了解电池内部状态提供数据支撑。

2)无创检测优势:进行EIS测试无需拆解电池,能有效避免电池内部敏感结构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接触而受到污染,保障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电池的后续可用性。

3)适配工况测试:可在电池的实际工作条件(如不同充电状态、温度环境)下进行测试,获取的阻抗谱能真实反映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特性变化,为电池性能优化和故障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高效经济特性:相比其他一些复杂的电化学分析方法,EIS测试所需时间较短,且设备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高频次的样品检测和研究工作。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3.a,b)首次充电过程中三个电位(循环前、3.177V3.706V)原位阻抗谱的Bode图与Nyquist图示例。圆点为实验数据,线条为基于两种等效电路的拟合结果。DOI: 10.1002/aenm.201903311

如何分析EIS?

EIS分析的核心是通过阻抗谱图解读电化学体系的内部过程,主要包括谱图类型识别、等效电路模型构建及参数拟合三个步骤:

谱图类型识别

EIS谱图主要有Nyquist图和Bode图两种呈现形式:

1Nyquist

以阻抗虚部(通常取负值绘制)为纵轴,阻抗实部为横轴。图中的不同特征对应不同的电化学过程,例如,高频区的半圆通常与界面层电阻相关,中高频区的半圆对应电荷转移电阻,低频区的45°直线则代表Warburg阻抗(锂离子扩散过程)。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4. 不同传质条件下总阻抗的Nyquist图。DOI: 10.1021/acsmeasuresciau.2c00070

2Bode

包含两条曲线,一条是以频率为横轴、阻抗模值为纵轴(通常采用对数坐标),另一条是以频率为横轴、相位角为纵轴Bode图便于观察体系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变化趋势和相位关系,常用于判断体系的稳定性。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5. Bode图的典型形态,上半部分为阻抗模值随频率变化曲线,下半部分为相位角随频率变化曲线。DOI: 10.21577/1984-6835.20220114

在锂离子电池分析中,Nyquist图因能更直观地对应各电阻参数,应用更为广泛。例如,从Nyquist图中可直接读取体电阻即高频区阻抗谱与实轴的交点值;通过半圆的直径可获取(第一个半圆直径)和(第二个半圆直径)。

等效电路模型构建

等效电路模型是连接EIS谱图与电化学过程的桥梁,需根据体系的实际情况构建,确保模型具有物理意义。针对锂离子电池,常见的等效电路模型包括:

1)并联R-C模型: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并联组成,适用于简单的界面电容电阻过程。其Nyquist图呈现为一个半圆,半圆直径对应电阻值,通过半圆顶点对应的频率可计算电容值。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6. a)并联R-C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b)对应的Nyquist图。DOI:10.33961/jecst.2019.00528

2)简化Randles模型:在体电阻(Rb)串联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由电荷转移电阻和双电层电容并联的模块,适用于存在电荷转移和双电层的简单电化学体系。Nyquist图表现为一个半圆,半圆起点在实轴上的截距为Rb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7. a)简化Randles电池模型的等效电路;(b)对应的Nyquist图。DOI: 10.33961/jecst.2019.00528

3)完整Randles模型:在简化Randles模型的基础上,串联一个Warburg阻抗(W),用于描述存在锂离子扩散的体系。Nyquist图在半圆之后会出现一条45°的直线,对应扩散过程。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8. aRandles电池模型的等效电路;(b)对应的Nyquist图。DOI:10.33961/jecst.2019.00528

4)锂离子电池专用模型:考虑到锂离子电池中SEI层的非理想电容特性,常用恒相位元件(CPE)替代理想电容。

典型模型为Rb-(RSEICPESEI)-( RCT, CPEdl)-W,其中(RSEICPESEI)模块对应SEI层的阻抗,( RCT, CPEdl)模块对应电荷转移和双电层,W对应锂离子扩散。构建模型时,需遵循物理合理、参数精简的原则,避免引入无实际意义的元件。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9. 锂离子电池完整电路模型。DOI: 10.1002/ente.201600154

参数拟合

参数拟合是通过软件将构建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实验测得的EIS谱图进行匹配,求解模型中各元件的参数值。拟合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初始参数设置根据谱图特征初步估算各参数的初始值,例如,体电阻可从Nyquist图高频段实轴截距读取,半圆直径可初步作为电阻初始值,避免初始值偏差过大导致拟合失败。

2)拟合精度判断:通过拟合优度参数(如X2)判断拟合结果的可靠性,X2值越小(通常需小于10-5),说明模型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越高。同时,需观察残差图,确保残差分布均匀,无明显规律偏差。

3)物理意义验证:拟合得到的参数需符合物理规律,例如,电阻值应为正值,CPEα值应在0-1之间。若出现异常参数,需检查模型是否合理或实验数据是否存在误差。

EIS的应用

结合论文《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通过大量实验数据,深入分析了EIS关键参数(RbRSEIRctW)与锂离子电池性能(SOCSOH、温度适应性等)的关系:

Rb与SOH

Rb虽受SOC影响较小,但随电池循环次数增加和长期储存,会因电解液消耗、电极颗粒微裂纹形成而增大,因此可作为评估电池老化程度(SOH)的关键指标。当电池SOH100%降至86%时,Rb显著增加,且高频区fZIM,0(纯欧姆电阻对应的频率)向高值方向移动,进一步证实了RbSOH的敏感性。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10. a)健康状态从100%降至86%时阻抗谱的变化。(b)阻抗谱中fZIM,0fZIM,maxfZIM,min的位置;(cfZIM,0fZIM,maxfZIM,min随健康状态的变化。DOI: 10.1002/ente.201600154

RSEI与SEI层特性

RSEI对应电极与电解液界面SEI层的阻抗,其大小与SEI层的厚度、成分和稳定性密切相关。

在石墨阳极的首次锂化过程中,RSEI在不同电压区间发生变化,0.15V左右形成高阻的初步SEI层,0.15-0.04V形成高导电的SEI层,说明EIS可精准捕捉SEI层的形成过程

此外,对于纳米结构阳极材料,可逆SEI层的形成会导致随充放电循环发生可逆变化,且这种可逆变化与额外容量的产生相关,为研究高容量电极材料的储能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11. aMoS₂钠转化体系在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电化学阻抗谱(Nyquist图)。b)首周充放电曲线及阻抗测试点。(c)等效电路拟合得到的RslRct值。DOI: 10.33961/jecst.2019.00528

Rct与反应动力学及温度

反映电荷转移过程的难易程度,受电极材料组成、温度等因素影响显著。

例如,对比不同镍含量的NCM材料发现,高镍含量的Rct更低,电子导电性更优;同时,Rct对温度极为敏感,在低温(≤20℃)下,Rct成为决定电池总电阻的主要因素,且温度越低,Rct增大越显著。

此外,RctSOC变化明显,在完全放电状态下,Rct占总电阻的比例可达90%以上,这些结论为电池的低温性能优化和SOC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文说清电化学阻抗谱(EIS):EIS原理、谱图解析与模型拟合全攻略

12. 不同Ni含量NCM正极的EIS Nyquist谱图,展示电荷转移电阻的差异。DOI: 10.1002/aenm.201701788

【高端测试 找华算】

华算科技是专业的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商,精于高端测试拥有10余年球差电镜拍摄经验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全球机时,500+博士/博士后团队护航,保质保量!

🏅已助力5️⃣0️⃣0️⃣0️⃣0️⃣➕篇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立即预约,抢占发表先机!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0)
上一篇 7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