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 | JMRT |
文章导读

本研究采用线粉电弧增材制造(WPAAM)技术成功制备了Sc微合金化改性的2024铝合金薄壁构件,系统探究了Sc元素在沉积态和T6热处理态下对合金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Sc的引入显著促进了Al₃Sc粒子的析出,作为有效的异质形核核心,使原本粗大的柱状晶转变为全等轴晶,平均晶粒尺寸从78.0 μm细化至12.3 μm。在沉积态下,Sc主要通过晶粒细化强化机制提升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然而,Sc也会在凝固过程中形成W相(Al₈Cu₄Sc),消耗部分Cu元素,影响基体中S相(Al₂CuMg)的析出行为。经T6处理后,Sc虽略微降低了S相的体积分数,但有效抑制其粗化,使S₁相平均尺寸减小36.6%,最终使2024Sc合金在保持与未改性2024合金相当强度的同时,延伸率显著提高47%。该研究为WAAM制备高强高韧Al-Cu-Mg合金的成分设计与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章封面·部分截图


①小编能力有限,提供文章每日速读,解读内容仅供参考,学到的写作思路在文末。
②文献来源于公开发表网站,如有侵权,请及时后台联系。同时,致谢原作者。
③原文链接在文末,点击文末左下角蓝字“阅读原文”即可跳转,或者后台联系小编获取原文件。
详细解读
01

图1:展示了线粉电弧增材制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送丝装置、送粉器、工作平台和焊接电源等关键部件,并标注了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试样的取样位置,为后续实验提供工艺基础。
02

图4:通过TEM高角环形暗场像与EDS面扫描分析,揭示了W相与Al₃Sc相的核壳结构,确认了W相为体心四方结构,Al₃Sc相与铝基体具有一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
03

图5:对比了沉积态2024和2024Sc合金的TEM图像,2024合金中可见针状S′相,而2024Sc合金中除S′相外还存在纳米球形Al₃Sc相,说明Sc的加入引入了新的强化相。
04

图6:T6处理后2024合金中网络状共晶相大量溶解,而2024Sc合金中仍保留较多白色W相,EDS分析确认其成分为Al₂Cu/Al₂CuMg和W相,表明W相在500℃固溶处理中未完全溶解。
05

图7:T6态下2024合金中S相呈板条状(S₁)和棒状(SⅡ)两种形态,而2024Sc合金中S₁相尺寸显著减小,说明Sc有效抑制了S相粗化,同时基体中分散有纳米Al₃Sc粒子。
06

图10:断口侧视形貌显示沉积态样品呈沿晶断裂,T6处理后2024合金共晶相溶解,断裂方式改善,而2024Sc合金因W相残留仍存在沿晶裂纹起源点。
文章总结 / Conclusion
本文Sc添加通过促进Al₃Sc析出实现2024铝合金晶粒显著细化,沉积态下强度和塑性同步提升;T6处理后Sc虽因形成W相消耗Cu元素而略微降低S相体积分数,但有效抑制S相粗化,使合金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延伸率提高47%,展现出Sc在WAAM制备高强韧铝合金中的双重作用。
文章信息
记得关注
文章标题:Effect of Sc on micro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l-Cu-Mg alloy via wire-powder-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标题翻译:Sc对线粉电弧增材制造Al-Cu-Mg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行为的影响
期刊名称:《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DOI:10.1016/j.jmrt.2025.08.187
第一通讯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合金材料
原文标题:《西北工业大学 | JMRT | 铝合金的性能又有新发现了!延伸率提升47%:Sc改性2024合金的强韧秘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vinyp3pagbnKZljz_iS1w
本转载仅出于分享优质测试干货,旨在传递更多观点,并不代表赞同其全部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所包含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