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马维刚ACS Nano:锂离子电池二维材料的可用性识别框架和高通量筛选 科研小搬砖 •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1:52 • 电池顶刊, 顶刊解读 • 阅读 34 二维(2D)材料由于其固有的离子通道和丰富的离子位点,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不幸的是,很少有2D 材料同时拥有满足复杂场景所需的所有属性,因此很有必要丰富锂离子电池(LIB)的2D材料数据库。 在此,清华大学张强教授、马维刚副教授等人基于2D材料识别理论对用于LIB 的可行2D材料进行了高通量筛选。 首先,将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可剥离2D材料与无机晶体结构数据库中的3D晶体区分开来,扩大了实用的离子电池2D材料(PTDIBs)的候选库,其中选择与锂离子天然相容的2D材料作为PTDIBs的指标。最后,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验证筛选出的PTDIBs并获得它们在单层和堆叠结构中的电池性能,包括开路电压、离子扩散势垒和容量等。 图1. 二维候选材料的高通量筛选流程 更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利用离子在2D材料上的吸附性和可逆性之间的竞争机制的可用性识别框架,以帮助更深入地筛选可行的2D材料。 预计包括158个负极、21个正极和36个固体电解质在内的215种2D材料可用于LIB,已识别的2D材料与已知材料之间的比较验证了该策略的可靠性。这项工作显著丰富了2D材料的选择,以满足各种电池需求,并提供了一种通用方法来评估未开发的LIB可用的2D材料。 图2. PTDIB 的可用性识别框架 Usability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an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ACS Nano 2021. DOI: 10.1021/acsnano.1c05920 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算科技旗下资讯学习网站-学术资讯),并附有原文链接,谢谢!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关于作者 科研小搬砖 关注 3.2K 文章 0 粉丝 这个人很勤奋,每天都在更新~ 祝红丽AM:用于高能全固态电池的超薄和高离子导电硫化物膜 上一篇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1:52 北理吴川/白莹/王欣然AFM:具有高电压耐受性和高离子导电性的新型聚合物电解质 下一篇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1:59 相关推荐 亚纳米尺度「玩积木」!清华大学「国家杰青」王训,重磅Nature Protocols! 2025年7月30日 浙江大学,最新Nature子刊! 2025年7月30日 电池大佬-王春生Nature Energy:自适应性电解质实现快充电池 2025年7月30日 超级木材!他,从『辍学少年』到武大教授,师承胡良兵,10天内连发Science、Nature子刊! 2025年7月29日 兰州大学,最新JACS! 2025年7月29日 上海大学施思齐最新AM:利用混合离子关联电化学实现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