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填补空白!徐桂良&廖洪刚最新Nature, Li–S重磅突破!
得益于高能量密度(2,600 Wh kg−1)和低成本,锂硫(Li-S)电池被认为是先进储能系统的有前途的候选者。尽管在抑制多硫化物锂长期存在的穿梭效应方面,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
鲁兵安NML:K+通量整流电解质实现安全长寿命钾离子电池
电解质中K+运动的高自由度(DOF)是可取的,因为由此产生的高离子电导率有助于改善钾离子电池(PIB),但这需要高自由度和易燃有机溶剂分子的支持,会严重影响电池安全。 图1 K+通…
-
AM:对苯二胺超分子桥接电解质-粘结剂,助力全固态锂电
粘结剂是决定锂离子电池电极结构完整性和离子导电性的重要成分。然而,传统粘结剂的导电性和耐久性不足以与固态电解质一起使用。 图1 材料表征 成均馆大学 Pil J. Yoo、三星SD…
-
熊胜林/周国伟AEM:通过溶剂化结构和界面化学调控实现高可逆锌金属负极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具有安全、经济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等吸引人的优点。然而,猖獗的寄生反应和枝晶生长导致锌的可逆性不足。 图1 通过添加Asp改变Zn2+的溶剂化结构 山东大学…
-
陈人杰/钱骥AM:具有高韧性和高离子电导率的自诱导双层SEI
锂金属被认为是高比能电池最有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而锂表面总是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不断消耗活性锂和电解液。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通常被认为是保护锂金属负极的关键部件。 图1 自…
-
陈忠伟/王新/程博闻Nano Energy:原位电泳沉积法构建COF人工SEI,稳定锌金属负极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成本效益、环保性和内在安全性而备受关注。然而,AZIBs的自发表面腐蚀和不受控制的枝晶生长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图1 iCOF膜的制备过程及负极稳…
-
周豪慎团队Angew.:仿生海藻糖添加剂改进可逆锌负极的稳定性和动力学
锌负极的适度可逆性是水性锌离子电池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推动了对合适电解质添加剂的不断探索。对于稳定的锌负极,在多种界面反应中建立均匀沉积至关重要,包括抑制副反应和促进镀锌工艺。海藻糖…
-
侯豪情/蒋少华AEM:PEO-LiFSI-PVDF复合涂层硫正极循环1000次!
硫是一种安全、无毒、廉价且天然储量丰富的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储存能量,因此在锂硫电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锂硫电池的这些突出特点很有吸引力,但要使其实际容量与其…
-
达特茅斯学院/斯坦福JACS:高性能Li-S电池
锂-硫(Li-S)电池因其多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和高理论的比能量(2500 Wh kg-1)而脱颖而出,但可溶性多硫化锂固有的不可逆转化为固体短链硫化物(Li2S2和Li2S)以及相关…
-
南开牛志强AM:构建二元电解液界面,实现高稳定性锌负极
锌金属具有理论容量高、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候选材料。然而,它经常会发生析氢反应(HER)、锌枝晶生长和副产物的形成。 图1 BPE界面的构建和…
-
川大卢灿辉/张伟AFM:通过一步共电泳构建无枝晶负极实现柔性锌离子电池
具有良好柔性的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吸引了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巨大关注。然而,由于Zn枝晶的失控生长、低库仑效率以及差循环性能,其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 图1 Zn/rGO@…
-
向斌/周洋/邹雪锋EnSM:积木效应诱导底部Zn(002)沉积实现高稳定性锌负极
锌负极在可充电锌-离子水系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受到不可控的枝晶生长和副反应的阻碍。而锌的沉积就像一层一层的积木,通常被认为是由电场驱动的成核、生长和演化过程。然而,最底层沉积物的重要作…
-
宁波大学舒杰PNAS:定制短链硫分子以驱动硫基水系电池的氧化还原动力学
与传统的环状S8分子相比,短链硫分子因其高效的氧化还原路线而显示出更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因此,它们可被视为固-固氧化还原反应中理想的活性材料。 在此,宁波大学舒杰教授团队在热力学分…
-
李春忠、夏振海、木士春、周江、成新等Joule、AM、AFM、AEM、Nano Energy、ACS Nano电池顶刊成果!
1. ACS Nano:各向同性微应变弛豫的富镍正极用于长循环锂离子电池 开发各向同性主导的微应变弛豫是提高高能量密度富镍正极循环性能和热稳定性的重要一步。 在此,华东理工大学李春…
-
程新兵/张强教授,最新AM!
严重的枝晶生长和高活性是锂金属负极面临的两个最棘手的问题。高活性会导致锂与电解质之间不可避免的界面反应,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由于锂的高模量和体积变化,锂枝晶会破坏SEI,…
-
AEM:常温低压无负极全固态电池
无负极全固态电池(ASSB)因其卓越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以及材料的经济性是下一代电动汽车的目标。然而,由于采用了无负极结构,锂沉积(脱出)反应动力学迟缓,而且会形成界面空隙,因此要在…
-
Joule:无负极固态电池合金界面层的结构和电化学演化
“无负极”固态电池(SSBs)使用锂化正极与不含活性材料的集流体,该种设计使电池拥有小的体积和高的能量密度,且简化了制造工艺。无负极固态电池在初始电沉积过程…
-
港城大AM:基于电子调控铋原子表面-孔界面的钒氧化还原流电池解耦活化与迁移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有望为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低成本和电网规模的电力存储提供途径。然而,高负载催化剂的传质和活化过程的相互作用使得驱动高性能密度 VRFB 具有挑战性。 …
-
电池顶刊集锦:纪秀磊、付堃、黄少铭、丁书江、刘宇、Jim Yang Lee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确定尖晶石催化剂中阳离子几何构型在钠硫电池中的作用 AB2X4尖晶石结构,具有四面体A和八面…
-
支春义教授等人,最新Angew.!
在开发基于转化反应的电池时,研究人员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子的可逆转移,以增强容量和电压,这种方法增强了电池的放电能力。特别是,将活性元素的价态升高可以增加输出电压,因此电池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