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Small Methods:超薄PdCu纳米片作为甲酸盐氧化反应和氧还原反应的双功能电催化剂
直接液体燃料电池(DLFC)具有高功率密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被认为是缓解碳排放和能源枯竭问题的绿色能源载体之一。其中,碱性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因其比酸性燃料电池具有更快的动…
-
Appl. Catal. B:钒掺杂!复合催化剂实现高效氧反应
下一代储能系统是现代生活和人类社会中电子设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锌-空气电池(ZABs)作为众所周知的经济型储能设备,具有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安全等优点,然而ZAB的性能受到两个关键…
-
Adv. Sci.:催化剂表面结构自重构实现长期稳定的析氢/析氧反应
众所周知,电催化是发生在电催化剂表面与各种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上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绝大多数的研究工作都致力于合成新的和经济有效的催化材料,以追求高的催化性能。然而,电催化剂的基…
-
沈小平/杜飞虎JMCA:S掺杂NiFe(CN)5NO纳米粒子实现高效析氧
探索可再生、清洁的能源来缓解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其中高热值和零排放的氢能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众多产氢技术中,电解水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产氢技术之…
-
Small:Pt单原子!Pt团簇!Pt纳米颗粒!帮助催化剂获得超高析氢反应质量活性!
在能源和化学领域需要脱碳的背景下,绿色氢作为能源载体(燃料)发挥着关键作用。电解水,即H2O分解为H2和O2的电化学过程,被认为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高纯度H2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
-
中南大学Nano Letters:自重构策略!V-NiS实现高效水氧化
调整电催化剂的电活性表面种类,是实现高效析氧反应(OER)的重大挑战。基于此,中南大学潘军研究员和谭鹏飞博士等人报道了一种创新的原位浸出策略,通过阳离子氧化调节,以实现这些催化剂的…
-
郑南峰/傅钢ACS Catalysis:Ninp@PS(H450)助力WGSR
二氧化硅(SiO2)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惰性载体,有限的研究集中在其在构建活性金属-(氢)氧化物界面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利用SiO2修饰镍(Ni)表面可显著提高其对水煤气转换反应(WG…
-
刘兆清/欧阳婷AM:CCSO/NC-2高效催化ORR/OER,助力Zn-空气电池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可通过取代配合物的部分离子来调节,从而获得调谐的本质氧还原反应(ORR)或析氧反应(OER)电催化活性。然而,阴离子调控过渡金属配合物的ORR活性仍不理想,…
-
吴仁兵/方方/潘洪革AM:原子分散的Co2MnN8/C助力高效ORR
原子分散的过渡金属-氮/碳(M-N/C)催化剂已成为氧还原反应(ORR)中最有前途的贵金属对应物替代品,但是目前报道的M-N/C催化剂通常是普通的M-N4基团,只有一个单金属活性位…
-
谭勇文/詹丁山Nature子刊:Ru1Cu SAA催化CO和亚硝酸盐高效合成甲酰胺
在环境条件下,通过电化学C-N偶联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有机氮化合物是实现碳中和以及有害物质高价值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基于此,湖南大学谭勇文教授和中国台湾同步辐射研究中心詹丁山教授…
-
新加坡国立大学JACS:具有限氢孔道的甲酸铝对烃类中CO2的识别
通过吸附分离从碳氢化合物中独家捕获CO2是石化工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特别是对于乙炔(C2H2)的生产。然而,CO2与C2H2的物理化学相似性阻碍了CO2优先吸附剂的发展,CO2主要通…
-
刘彬/翟月明教授JACS:异核双原子催化实现破坏CO2电还原线性关系机制的研究
在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中,CO2活化是第一步,然后是后续的加氢反应。分子CO2分子活化和CO2还原产物析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限制了CO2RR的催化性能。 基于此,香港城…
-
俞书宏院士,第2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成果简介 智能窗户具有调节阳光的光学特性,是高效热管理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室内生活舒适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建伟教授、俞书宏院士等人提出了一种可…
-
电池顶刊集锦:余彦、吴飞翔、王海、万佳雨、陈伟、胡征、李永涛、王海燕等成果!
1. ACS Nano:零应变 V2O2.8@多孔网状碳的氧缺陷工程用于超稳定钾存储 钾离子电池(KIB)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成为大规模储能装置的候选者。由于钾离子半径较大,导…
-
电子科大/佛大EnSM:甘油作为协同操纵剂和脱溶剂实现长寿命无枝晶锌负极
由于难以控制的锌枝晶生长、严重的寄生副反应以及较差的低温性能,水系锌储能装置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图1 对称电池性能 电子科技大学周柳江、张永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陈永等在锌电池的1…
-
港科大EES:通过新型硝酸盐添加剂提高聚DOL基准固态电解质的可行性
准固态电解质(QSSEs)的原位聚合正在成为开发可扩展、安全和高性能准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前景广阔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聚DOL基电解质由于其宽的电化学窗口和与锂金属的强兼容性而极…
-
三单位EnSM:高氟化非水固液混合界面实现抗日历老化的锌金属电池
锌金属在水系电解质中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归因于锌负极严重的界面问题。 图1 P-PFL@Zn的设计 复旦大学卢红斌、北京科技大学张隆、小米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Zedong Zhao等采用…
-
河南大学Adv. Sci.:设计聚合物-合金杂化人工层,实现稳定的锌金属负极
锌金属电极的理论容量高达820 mAh g-1,被视为下一代充电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不可避免的析氢反应、难以控制的枝晶生长和严重的钝化反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图1 …
-
中南/湖南师大Carbon:原位生长的碳纳米管连接 Fe/Cu-NC 多面体用于锌空电池
Fe-N-C催化剂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氧还原反应(ORR)非贵金属基催化剂,但其活性位点密度低和电子传输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其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在此,中南大学刘洪涛…
-
颠覆认知!纪秀磊等,最新AM!
富锂层状金属氧化物的母体化合物Li2MnO3因其高锂含量和高理论容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Li2MnO3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阴极候选材料。然而,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几乎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