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曹昌燕/马丁/于小虎JACS:加氢反应中单原子密度诱导的Sabatier现象
第一作者:Jin Hongqiang, Zhao Runqing 通讯作者:曹昌燕,马丁,于小虎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陕西理工大学 原文链接: https:/…
-
Appl. Catal. B:锥形配位的Co氧化物实现大电流密度析氧
开发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正迅速成为解决各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手段。在这种背景下,析氧反应(OER)已成为包括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电解水在内的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过程中的关键反应…
-
JACS:纳米孪晶Cu高选择性的将CO2电化学还原为甲烷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CO2)为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储存在化学燃料中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手段,促进了碳中和能源在交通和化工领域的使用。迄今为止,铜(Cu)仍然是通过CO2还原反应(CO2…
-
蔡晓燕/于涛AFM:S空位调节金属Cu-Ga键促进光催化CO2还原为C2H4
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可以制备高附加值的燃料(如CO、CH4、C2H4、CH3OH等),而且还可以减少CO2污染。然而,在CO2还原过程中的转…
-
JACS:氢自由基作用大,与N2结合实现低电位电催化NH3合成
电催化氮气还原(NRR)反应由于竞争性析氢和较高的反应能垒,一般存在NH3选择性和活性差的问题。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NRR通常以类似于氢析出反应(HER)所需的电位进行,这解释了为…
-
ACS Nano:氧桥联钒单原子二聚体催化剂提高电合成氨的法拉第效率
氨(NH3)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载体,由于其在液体状态下具有较高的重量和体积能量密度,因此被认为是取代气态氢的有希望的候选能源。此外,NH3不仅在能源供应领域很重要,而且在化肥、药物…
-
继Nature Energy和Matter后,鲍哲南院士团队再发ACS Nano!
前 言 2023年4月24日和5月8日,斯坦福大学鲍哲南院士团队等人分别在Nature Energy和Matter上发表了两篇最新成果,即“A salt-philic, solv…
-
王定胜团队,最新Angew.!
成果展示 由于氧还原反应(ORR)的高活性,非常需要具有单原子Fe-N4构型的Fe-N-C催化剂。然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的固有活性有限,耐久性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其…
-
Small:高活性单原子Fe/N/C催化剂实现高效氧还原反应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s)和金属-空气电池(MABs)具有环境友好和能源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在电动汽车和其他便携式电子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铂基催化剂(Pt)具有最佳的氧中…
-
Nature子刊:内建电场和异质结构!FeN/Fe3N将CO2高效还原为CO
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碳基化学产物/燃料是实现绿色环境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CO2原则上可以被还原为具有活性的碳产物,但活化的CO2中间产物往往经历不同的反应途径,因此很难有效地控…
-
母晓玥/李路Angew.:缺陷烧绿石型莫特-肖特基光催化剂增强氨合成
氨(NH3)是一种用于各种工业过程的重要化学品,也是农业氮肥的主要来源。此外,由于氨的氢含量高、易于液化和低可燃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氢载体。然而,生产氨的传统Haber-…
-
JACS:稀土原子掺杂诱导拉伸应变,增强CuOx上CO2电还原为C2+
通过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将CO2转化为增值原料和燃料,为同时减少CO2排放和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途径。与C1产物相比,C2+产物(乙烯、乙醇和正丙…
-
Angew.:异质纳米线阵列中构建内建电场实现高效全解水
电化学全解水(OWS)是一种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动力的理想的无碳工业工艺,被广泛认为是绿色制氢的理想方法。然而,OWS的反应动力学缓慢,尤其是涉及多步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的析氧…
-
青大/海大/港理工AFM:催化剂的海水电解性能不佳? 不妨试试Cr掺杂
在电化学海水分解中,阳极上析氧反应(OER)与析氯反应(ClER)之间会发生竞争,可能会导致产生游离的氯和次氯酸等有毒物质。在碱性条件下(pH>7.5),OER与ClER反应…
-
高研院Small:NS@Ag HF在2 A cm−2下高效还原CO2
电还原CO2制取CO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温室气体资源利用途径,但它仍然存在电流密度不切实际和耐久性差的问题。 基于此,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魏伟研究员和陈为研究员等人报道了电化学表面重构…
-
武大Appl. Catal. B:可拉伸的高熵合金纳米花实现高效碱性析氢
氢燃料因其无污染和高效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最清洁和最有前途的能源之一,有望成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通过电解水产生绿色氢被认为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储存和实现碳中和的最友好和最有前途的技术。 …
-
锂电,再发Nature!
成果介绍 电动汽车需要在高的充放电电流下进行运行,这可能会导致温度急速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是密封的,因此很难探测其内部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跟踪集流器…
-
Nature子刊:镍纳米晶体上相干六方铂增强析氢活性
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因节能、高效的优点而备受关注,而且氢气还是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替代品。到目前为止,Pt被广泛认为是最佳的HER催化剂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亚稳相贵金属纳米晶体…
-
江海龙教授Angew.:转化率100%!PdCu2@MF-X助力炔烃半加氢
金属纳米颗粒(NPs)的化学微环境调节,有助于解决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之间权衡效应的长期挑战。 基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海龙教授等人报道了将超细PdCu2 NPs封装到共价有机框架(…
-
最新Nature:像纸一样折叠!柔性太阳能电池焕发新生!
柔性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防震和自供电的特点,在集成到建筑和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的光伏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硅太阳能电池已成功地应用于大型发电厂。 然而,尽管经过了50多年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