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电池顶刊速递:孙世刚、潘锋、黄云辉、郭再萍、罗加严、孙浩、付超鹏等成果
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揭示原子迁移能力对钠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 在钠离子电池(SIBs)中,在过渡金属化合物(TM…
-
张联齐/宋大卫/张洪周AEM:小尺寸单晶正极实现更好的4.5V全固态锂电
NCM811(LiNi0.8Co0.1Mn0.1O2)的机械损伤、严重的界面副反应以及正极与固态电解质(SE)的物理接触失效是其在全固态电池(ASSLB)中实现高电压稳定性的主要障…
-
崔光磊/张增奇/刘涛EnSM:削弱溶剂极性实现无穿梭效应和宽温锂电池
锂-有机电池具有无过渡金属正极、资源可持续性和低成本的特点,显示出成为严重依赖稀缺自然资源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的巨大潜力。 然而,锂-有机电池受到穿梭效应和不稳定的锂金属负极的困扰,…
-
侴术雷/李林/张朝峰AFM:阴离子受体削弱ClO4−溶剂化实现60℃钠电池
具有宽工作温度的钠离子电池(SIBs)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系统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在高温下工作的SIB会加剧电解液的分解,出现不稳定的正极-电解质间相(CEI),从而导致容量迅速下…
-
孟颖/卢锡洪,重磅Joule!
水系酸性电池(AABs)是应对电池多样性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为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了所需的安全、成本、环境友好和高功率。然而,由于金属负极材料的不足,低电压和能量密度给实际应用带…
-
谷猛&祝远民&杨旭明EnSM:原子级研究工业LCO高压正极裂纹产生机制
成果展示 在提高截止电压增加能量密度时,LiCoO2在高电压下的结构稳定性尤为重要。我们利用原子尺度差分相位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成像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分析…
-
西南科大/北科/阿德莱德Small:钼原子协调工程用于二硫化钒高效储锂
二硫化钒(VS2)因具有丰富的来源、优良的电子传导性能和独特的二维(2D)层状结构,已被广泛用于电化学储能研究。此外,与金属氧化物中的M–O键相比,VS2中的V–S键较弱,更有利于…
-
王成亮/马晶AFM:一种与水溶性粘结剂兼容的新型高性能有机负极
有机电极材料已经引起了钾离子电池(PIBs)的极大关注。然而,高性能的负极材料却鲜有报道。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华中科技大学王成亮、南京大学马晶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氮杂苯钾羧酸盐…
-
彭慧胜/孙浩Angew.:基于超薄可呼吸界面层的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由于理论比容量高(3860 mAh g-1)和氧化还原电位低(与标准氢电极相比-3.04 V)被认为是“圣杯”负极。然而,过量锂金属的使用导致严重的安全性和加工复杂性,阻碍了…
-
电池顶刊集锦:胡勇胜、黄云辉、张锁江、黄佳琦、晁栋梁、于乐、张宁、杨树斌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揭开锂和钠与干燥空气的反应之谜 锂、钠两种碱金属均有形成氧化物的高度倾向。由于尺寸较大,Na…
-
樊慧庆/马龙涛NML:铁单原子催化剂助力水系锌电池5万次循环!
由于锌负极、碘正极和水系电解质的低成本和本征安全性,可充水系锌-碘电池(ZnǀI2)一直是有希望的储能技术。然而,一方面,电化学惰性宿主的低比例利用会导致可溶性多碘化物的严重穿梭、…
-
何向明/王莉AFM:通过操纵离子传输和界面稳定性实现稳定的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电池(LMBs)作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下一代储能装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锂金属负极(LMAs)朝向电解液的表面,锂沉积总是与界面反应竞争。这使得界面反应在锂沉积层的正后方产生阴…
-
毛秉伟/谷宇JACS:形态决定Li2O2分解高效反应点的机制
在追求高可逆的锂氧(Li-O2)电池的过程中,控制反应位点以保持O2和Li2O2在正极侧的稳定转化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充电过程中涉及反应点的机制仍然难以捉摸,这反过来又对识别过电…
-
支春义教授,最新Nature子刊!
阻碍锌金属电池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来自锌金属负极和正极的矛盾需求。在负极方面,水会诱发严重的腐蚀和枝晶的生长,明显地抑制了锌沉积/剥离的可逆性。在正极一侧,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许多…
-
张献明/范修军Nature子刊:水诱导制备高密度晶界Mo2C超薄纳米片,助力电催化产氢
近日,张献明教授、范修军教授团队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重要文章,论文题为“Water induced ultrathin Mo2C nanoshee…
-
南昌大学AFM: 局域电子结构导向的Fe–N–C基偶联催化剂用于高效氧电还原
Fe–N–C材料是取代铂基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有希望的候选材料,但是由于其活性和稳定性不太理想,其大规模应用受到了阻碍。近日,南昌大学陈义旺和袁凯等提出了一个可行的配体工程…
-
赵忠奎/章日光/刘岳峰Nature子刊:不饱和N、O配位调节单个铜中心电子排布,增强对苯的选择性氧化
以H2O2为氧化剂选择性氧化苯制苯酚(SOBP)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苯酚生产工艺。但一般的金属纳米粒子或金属络合物催化活性较低,对苯酚的选择性也较差。Fe,Co,Cu基SACs在…
-
丁梦宁/李彦光Nature子刊:电输运测量技术探究氢吸附动力学在电催化CO2还原中的关键作用
在operando条件下准确探究界面金属-氢的相互作用,对于推进金属催化剂在清洁能源技术中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为止,虽然钯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制氢和加氢反应,但不同于大多数其…
-
温大/武大/伍伦贡大学AFM:用于快充钠离子电池的锌取代铁基PBA正极
铁基普鲁士蓝类似物(Fe-PBAs)由于其高理论容量、低成本和简便的合成方法而被广泛研究作为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的有前途正极材料。然而,由于在过量钠离子存储过程中结晶度低和不可逆相变,…
-
北工大尉海军AFM:用于高稳定锂离子电池的梯度“单晶”富锂正极材料
具有“单晶”特性的富锂层状氧化物(SC-LLO)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高能正极材料之一,由于其内部边界减小且机械稳定性增强,可有效抑制副反应和裂纹。然而,对于具有多种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