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曹瑞国/焦淑红/谷猛/程涛,最新Nature子刊!
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和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形成对于决定有机电解液中锂沉积的形态至关重要。然而,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和SEI组成之间的联系及其对锂形态演变的影响尚不清楚 图1 不同浓度…
-
上硅所黄富强最新AEM:钠电快充新进展!
钠离子电池(SIBs)由于其天然的丰富性和低成本的钠资源,一直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有效替代品。铋(Bi)由于其较高的体积容量和中等的反应电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钠离子电池阳极。然而,铋…
-
支春义教授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成果展示 锌金属电池(ZMBs)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对锌(Zn)金属负极和正极的矛盾要求。在负极方面,水引起严重的腐蚀和枝晶生长,显著抑制了Zn沉积/溶解的可逆性。在正极方面,水必…
-
潘安强等Sci. Bull.:超薄蛭石片为锌金属负极提供离子整流效应
金属锌是制备各种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的主要选择,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枝晶生长和负极/电解质界面的寄生反应,这大大阻碍了其在大规模储能中的实际应用。 图1 材料制备及表征 中…
-
扬大/港理工/电子科大AM:受限抗波动膜实现耐用和无枝晶锌离子电池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因其固有的安全性、低成本和无毒性而成为有前景的系统,而锌的腐蚀和枝晶生长会导致锌负极的差可逆性。 图1 生物和人工计算系统的示意图 扬州大学庞欢、香港理工…
-
吴宇平/刘丽丽Adv. Sci.:采用Li4Ti5O12修饰隔膜获得更好的Li-S电池
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促使研究人员对Li-S电池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然而,”穿梭效应”、锂负极的腐蚀和锂枝晶的形成使得Li-S电池的循环性能不佳(尤其是在高电流密度…
-
杨全红教授,最新Angew.!
在水系锌(Zn)电池中,锌负极会遭受严重的腐蚀反应和随之而来的枝晶生长问题,这导致性能快速下降。 图1 电解液中DO对Zn负极的危害 天津大学杨全红等揭示了腐蚀机制,并证实溶解氧(…
-
时隔两年,楼雄文教授第13篇JACS!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楼雄文教授等人以“Atomically Dispersed Zincophilic Sites in N,P-Codoped Carbon Macroporous…
-
褚卫国/潘锋/卢朝霞AEM:高熵表面络合物稳定 LiCoO2 正极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LiCoO2(LCO)在充电至4.6 V时可达到220 mAh g−1以上。然而,在如此高的电压下操作通常会导致快速的容量衰减。在高电压下的混合氧化还原…
-
黄云辉/李真/孙琪真AFM:通过光纤传感器评估粘结剂对硫化聚丙烯腈正极的影响
硫化聚丙烯腈(SPAN)是一种非常稳定和有前途的高能量密度锂硫(Li-S)电池的硫化物正极材料,它可以规避多硫化物的溶解问题。然而,SPAN正极中由体积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是比较显著…
-
张锁江/张海涛AEM:阴离子协同策略实现稳定界面和调制溶剂化微结构的特殊富锂锰基正极
将富锂锰基氧化物(LRMO)正极与锂金属负极耦合是实现高能电池的关键。 在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张海涛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阴离子协同策略来操纵溶剂化结构,…
-
孙世刚院士团队,最新Angew.!
在钠离子电池(SIBs)中,在过渡金属化合物(TMCs)上不可逆的相转化和困难的解吸会引起的低的初始库仑效率(ICE)。然而,反应可逆性差的潜在物理化学机制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
电池顶刊集锦:崔光磊、孟颖、侴术雷、杨全红、吴宇平、庞欢、潘安强、卢锡洪、张朝峰、张联齐等成果!
1. 吴宇平/刘丽丽Adv. Sci.:采用Li4Ti5O12修饰隔膜获得更好的Li-S电池 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促使研究人员对Li-S电池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然而,”穿梭效…
-
马庆涛/胡正林/罗加严Small:用于深循环锂金属电池的锂泡沫
锂金属负极因其高理论容量和低还原电位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负极。但由于无限的体积膨胀、严重的副反应和不可控的枝晶形成,其大规模商业化受到阻碍。 在此,天津大学马庆涛、胡正林,罗加严等…
-
上交付超鹏Angew.:通过晶体场和磁场调节原子 Fe 自旋态以增强可充锌空电池中的氧电催化
在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中,高效、低成本的氧还原和进化双功能电催化剂是必不可少的,而Fe-N-C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活性仍需提升,自旋相关氧催化性能的起源尚不确定。 在此…
-
电池顶刊集锦:侴术雷、车仁超、温兆银、伽龙、武利民、陈立宝、舒杰、林常规、夏兰等成果!
1. 舒杰/章理远AEM:通过隔膜缓释LiNO3,抑制钾金属负极枝晶生长 具有低成本、优异机械性能的隔膜,如纳米纤维材料,被认为是解决碱金属电池中枝晶问题的可行选择。消耗枝晶而不是…
-
AEM:高能重离子工程实现低迂曲度高孔隙率三维金属长寿命锂负极
锂金属负极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低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是新一代储能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锂负极中缓慢的离子扩散和不均匀的电场阻碍了其高倍率性能和深容量的长寿命性能。 在此,中国科…
-
张宁教授团队Angew.:疏水性和快速Zn2+导电无机中间相的原位整合稳定锌金属负极
枝晶生长和水侵蚀导致的锌负极不可逆问题严重阻碍了可充电水系锌电池的商业化。 在此,河北大学张宁教授团队通过快速室温湿化学方法将疏水且快速导电的六氰基铁酸锌(HB-ZnHCF)界面层…
-
黄佳琦/张学强EnSM:调节锂金属电池中的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实现氟化固体电解质界面
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正在深入研究和开发中,其中金属锂电池是一个有前途的电池系统,其能量密度超过400Wh kg −1。不幸的是,高活性的金属锂很容易与液体电解质发生反应,并形成不稳定的…
-
胡勇胜/陆雅翔/肖睿娟/黄建宇JACS:揭开锂和钠与干燥空气的反应之谜
锂、钠两种碱金属均有形成氧化物的高度倾向。由于尺寸较大,Na拥有较低的电离能,但反过来, Li的尺寸较小,导致Li2O的晶格能较高(与Na2O相比),使Li的氧化在热力学上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