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厦大李君涛/周尧Angew.:阳离子空位缺陷的演变:OER预催化剂表面重构的基序
研究发现,缺陷可以增强NiFe-LDH对析氧反应(OER)的电催化性能。然而,它们的具体结构以及在调节电催化剂表面重构中所起的作用仍然不明确。 近日,厦门大学李君涛教授和周尧副教授…
-
楼雄文Angew.:CoCu-MOF NBs实现高效电化学OER
开发高效的析氧反应(OER)电催化剂,并了解其催化机理对于高性能的能量转换和存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通过连续阳离子和配体交换…
-
UNM/华州大/厦大Nat. Catal.:PdOx二维筏催化剂用于耐水甲烷氧化
由于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天然气发动机排放物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基于钯(Pd)的基准催化剂仍面临着水中毒和长期稳定性等挑战。 近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Abhaya K. D…
-
Edward H. Sargent/梁红艳/刘永长Nature子刊:硼化物衍生的OER电催化剂
金属硼化物/硼酸盐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然而,目前仍缺乏在实际高电流密度下长期稳定性的证据。 近日,天津大学梁红艳教授和刘永长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dw…
-
宋少青/姜淑娟/孙传智ACS Nano:单原子硫空位CdS在自旋极化电场下光催化水整体裂解为H2
光生载流子向氧化还原位点的低效率转移以及高表面反应势垒是光催化H2O整体裂解的瓶颈问题。 近日,宁波大学宋少青教授和姜淑娟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孙传智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在没…
-
南科大许宗祥/汪飞/Rajendran等Chem. Eng. J.: 非外围八甲基取代助力金属酞菁高效电催化CO2RR
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是最有前景的CO2转化方法之一,它能够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如,CO、CH4、HCOOH和CH3OH等)以缓解全球变暖。因此,开发具有高效…
-
郑奇峰教授Angew.:超低温锂金属电池的两亲性分子调节核壳溶剂化电解质
锂金属电池在提高能量密度和低温运行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仍存在锂离子相容性不足和动力学缓慢的问题,特别是在超低温下。 在此,华南师范大学郑奇峰教授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电池电解质的…
-
Chem. Eng. J.: 形貌调一调,PEC分解水性能大提升
钒酸铋(BiVO4)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用于光电化学(PEC)水分解的半导体材料之一。然而,由于BiVO4载流子迁移率低和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短而导致电荷分离效率差。纳米结构的BiVO4…
-
周光敏团队ACS Nano: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柔性锌基电池的合理设计
5G和物联网的出现催生了人们对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需求。然而,目前缺乏合适的柔性储能系统已成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致命弱点”。在电池结构从传统到柔性的转变过程中,相应产生的附加问题对电池…
-
郑大刘清朝/李中军Adv. Sci.: 单原子Ru引入Co3O4纳米片作为 Li-CO2电池的高效双催化剂
Li-CO2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固定CO2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放电/充电过程中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严重限制了其发展。 因此,郑州大学刘清朝、李中军等提出了一种简便…
-
同济/华工Nano Letters:定制金属-氧键促进高性能锌-空气电池的氧反应动力学
金属-氧键对金属氧化物基催化剂的氧反应动力学有明显影响,但仍面临着认知有限和调节不足的瓶颈。 在此,同济大学潘争辉团队&华南理工大学丘勇才团队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策略,即通过离…
-
费慧龙/叶龚兰/赵双良AFM: 高选择性,高活性。低配位Co-N-C用于高效电催化H2O2生产
电化学双电子氧还原反应(ORR)产生H2O2是替代能源密集型蒽醌法生产工艺的有效方案。因此,湖南大学费慧龙、叶龚兰和广西大学赵双良等通过一步微波热冲击同时调节原子分散的Co位点的配…
-
Angew.: 新型双纳米岛催化剂同时实现HzOR和HER
通过电化学水分解析氢是探索可持续能源转换技术的基础,但在水分解过程中会受到缓慢的阳极析氧反应(OER)的阻碍。肼氧化反应(HzOR)替代OER可以提高析氢反应(HER)的效率,然而…
-
Small: 首次报道!原位生长CoMn2O4用于高效可充电ZAB供电的EWS系统的柔性电极
电化学水分解(EWS)和可充电锌-空气电池(ZAB)等能量转换和存储系统的集成旨在可持续提供绿色能源。然而,开发廉价、丰富、高效和稳定的多功能电催化剂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全南大学…
-
王连洲/赵学波/闫理停Nano-Micro Lett.: 电化学表面重构助力A-MoP@PC电催化HER
电催化的析氢反应(HER)是生产清洁的氢燃料的有效方法。然而,设计催化剂的结构、控制其电子特性和操纵其催化位点是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昆士兰大学王连洲、齐鲁工业大学赵学波和闫理停等…
-
武理EnSM:通过氧化石墨烯界面稳定锂金属负极的成核种子
不均匀的锂沉积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它会导致不可控的锂枝晶的形成,进而引发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问题。构建亲锂位点被认为是修饰疏锂铜集流体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亲锂性位点是否稳…
-
新南威尔士赵川AFM: 协同的钼酸盐改性促进FeNi基催化剂OER活性
二元FeNi基(氧)氢氧化物是克服电化学碱性水分解缓慢析氧反应(OER)的非贵重基准催化剂。然而,催化协同作用是能量转换反应中未解决的活性描述符。 新南威尔士大学赵川团队报道了一种…
-
牛津Nature Energy:电池正极氧的非局域电子空穴
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中的氧离子可以在高压下储存电荷,为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提供了途径。然而,在给这些正极材料充电时氧化的氧离子形成O2分子被困在材料中从而导致电压滞后。 鉴于此,英…
-
三单位联合AFM: 亚纳米结构助力SnO2纳米颗粒高效电催化CO2RR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是降低CO2浓度和生成高附加值产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最近的报道显示,催化剂结构的(亚)纳米设计是通过局部反应环境来控制反应过程的有效手段。 成均馆…
-
中科大谢毅/孙永福JACS: 选择性达66.9%,不对称三原子位点用于CO2光热还原为乙酸盐
在传统的光催化系统中,光致热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特别是对于热力学和动力学具有挑战性的CO2还原为C2燃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孙永福等设计了非对称M1-O-M2三原子位点限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