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华理/上交/中科院ACS Energy Lett.:冠醚基COF催化剂助力CO2电还原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CO2RR)对于碳中和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金属卟啉骨架构建的催化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CO2转化为CO的理想选择。然而,COFs的强疏水性和较差的电… 
- 
        
        杨剑/汪冬冬AEM:亲水和亲锌界面实现创纪录的低温无负极锌金属电池无负极电池极大地提高了整体能量密度,但它们需要极高的库仑效率(CE,>99.7%)才能正常工作。由于与水有关的寄生反应和锌负极上的枝晶生长,这在水系电池中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 
- 
        
        付洪波/刘丽君J. Hazard. Mater.: 通过界面处的水活化和电子转移辅助WO3/CDs纳米催化剂异质结界面处的内电场(IEF)可以分离光激发的电荷载流子并提高光催化性能。复旦大学付洪波、武汉纺织大学刘丽君等制备了CDs修饰的WO3矩形纳米片,以探索光激发电荷分离的驱动力和甲醛… 
- 
        
        AEM:金属氧化物气凝胶,稳定可充锌金属负极的新视野图1. VAG-Ce@Zn负极的设计策略示意 枝晶沉积和副反应一直是锌负极的界面挑战,这阻碍了实用水系锌基电池的发展。江南大学刘天西、陈苏莉、广东工业大学张文礼、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 
- 
        
        苏大晏成林团队,最新Nature子刊!研究背景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关键技术。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B)可以将活性物质存储在单独的储罐中并将隔离的电解质泵入反应设备来分离能量和额定功率,近年来引起了研究… 
- 
        
        AM:通过双电解液添加剂实现521.3Wh/kg的锂金属电池采用锂金属负极和高压正极的锂金属电池(LMBs)已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之一。然而,它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锂金属负极枝晶生长、正极结构快速退化和SEI动力学不足… 
- 
        
        清华王定胜JACS:高出3倍!利用SACs的EMSI产生高区域选择性配体是控制有机反应区域选择性最常用的手段,因此开发新的区域选择性控制方法对有机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今日,清华大学王定胜教授(通讯作者)等人通过研究各种反应机理,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强电子… 
- 
        
        Chem. Eng. J.: 独特核壳结构的MOF-CoSe2@MoSe2用于电催化全分解水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和可持续的方法,其可以将氢气作为清洁的无碳燃料。为了开发有效的电催化水分解系统,必须通过使用能够支持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的电催化剂… 
- 
        
        北化工刘栋AM:高强、高韧聚合物粘结剂使硅负极稳定运行1000次!不良应力导致的差界面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不足阻碍了硅微粒(μSi)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 图1. 聚合物设计及作用示意 北京化工大学刘栋等通过将聚丙烯酸的刚… 
- 
        
        明军/王立民AEM:不燃的全氟化电解液助力宽温、高压锂金属电池高压锂金属电池由于其出色的能量密度(>400 Wh kg-1)而成为最有前景的储能技术。然而,传统碳酸酯基电解液在高电位正极的氧化分解、锂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有害反应以及不可控… 
- 
        
        苏大晏成林团队,最新Nature子刊!研究背景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关键技术。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B)可以将活性物质存储在单独的储罐中并将隔离的电解质泵入反应设备来分离能量和额定功率,近年来引起了研究… 
- 
        
        北化工刘栋AM:高强、高韧聚合物粘结剂使硅负极稳定运行1000次!不良应力导致的差界面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不足阻碍了硅微粒(μSi)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 图1. 聚合物设计及作用示意 北京化工大学刘栋等通过将聚丙烯酸的刚… 
- 
        
        北科范丽珍团队,最新Advanced Science!在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中,锂金属负极的利用受到了高倍率下与扩散有关的枝晶生长的阻碍。通过简单的溶液转化合金反应产生的原位锂-金属界面工程对于绕过Li0的自我扩散限制具有… 
- 
        
        段超/李季/沈梦霞EnSM:FeSA/N-PSCS助力ORR和Zn-空气电池氮掺杂碳负载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M-N-C SACs),特别是Fe-N-C SACs,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然而,精确调节Fe-N-C SAC中的Fe-Nx… 
- 
        
        Nature:世界首个!中国的这个大实验装置,将助其实现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能源… 
- 
        
        崔屹最新PNAS:稳定超100小时!锚定在NiFeOOH上Ir单原子催化剂成果简介 目前,由于缓慢的水氧化反应,电源合成可再生燃料和原料的效率,因此受到了限制。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可控的配位环境和极高的原子利用率,为高性能水氧化催化剂的设计开辟… 
- 
        
        Nature:别试了,文章里的实验你重复不出来的近日,Nature上发表了一个评论,表明在Science和Nature杂志上,只有57-67%的文章是可以重复的,面对这个难题,作者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2018年,我们踏上了评… 
- 
        
        8篇催化顶刊集锦:Angew.、JACS、AEM、ACS Catal.等成果1. Angew.: h-BN负载Rh2O3纳米颗粒用于甲烷部分氧化 在许多催化应用中,活性金属氧化物在载体上的单相形成已被广泛研究,以抑制不需要的反应并确定直接的结构-性能关… 
- 
        
        湖大费慧龙/叶龚兰ACS Catalysis:微波快速构建石墨烯包覆无定形/晶体异质相NiFe合金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析氧成果简介 析氧反应(OER)是一个复杂的四电子耦合反应,导致缓慢的动力学,限制了其整体能源效率。近年来,纳米材料相工程为高性能OER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开辟了新范式。 近日,湖南大学费… 
- 
        
        IF超过66,Nature Reviews Materials最新综述:高效CO2RR电解槽该如何设计?成果介绍 CO2还原反应(CO2RR)是指利用可再生电力将CO2转化为高附加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对于CO2RR电解槽,必须同时管理电子、水、二氧化碳和阴极质子的传输。气体扩散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