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上交杨晓伟教授Angew.:亲镁配位层界面工程稳定镁金属负极
可充电镁电池(RMBs)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后锂离子电池”技术之一,因为其金属镁负极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高丰度、高体积容量(3833 mAh cm-3)和低扩散势垒。然而,可充电镁…
-
电池顶刊速递:钱逸泰、麦立强、朱永春、徐林、张亮、刘铁峰、陈永、师唯、陈月皎、方晓亮等成果集锦!
1. 钱逸泰院士/朱永春等AFM:基于硒诱导纤维纳米红磷的长寿命钠电池 红磷作为钠电池的高容量负极材料显示了巨大的前景。这种在循环过程中遭受体积变化影响的电极可以通过一维纳米材料得…
-
张皝ACS Energy Letters:竞争性溶剂化诱导的SEI实现99.5%高CE锌负极
水系锌金属电池由于其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成本效益而被认为是有前景的储能装置。然而,循环过程中的副反应和Zn枝晶的生长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图1. ZnOTF和ZnOTF/MAAC…
-
EES:通过电化学Li+交换揭示原生SEI的有益与抑制钝化作用
尽管锂金属负极是满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目标的主要候选者,但它还没有达到长循环寿命(>99.9%)的库伦效率(CE)要求。这些限制源于原生的固体电解质间相(SEI),它具有多种功…
-
AM:界面催化使硬碳负极在酯类电解液中获得富无机SEI
构建一个均匀富含无机物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可以有效提高硬碳(HC)负极的整体储钠性能。然而,从传统的酯类电解液中得到的厚而异质的SEI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图1. SEI的形成…
-
麦立强/罗雯/吴劲松,最新AM!
研究背景 水系锌金属电池是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之一。然而,由于锌阳极沉积不均匀,可逆性低,易形成枝晶等问题导致了在全电池中需要过量供应金属锌。锌的利用率(ZUR,或放电深度)…
-
麦立强/徐林AEM:原位构建拓扑SEI层,助力固态锂金属电池500次循环!
由于阻抗和机械强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产生的不相容界面层,已经成为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图1. SSLMB中不同SEI的原位形成示意图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南大学陈月皎AEM:通过痕量有机添加剂原位构建SEI,稳定锌金属负极
水系锌电池(AZBs)的实际应用由于锌负极的差可逆性而受到很大限制,这包括枝晶的猖獗生长和严重的界面副反应。 图1. HMTA添加剂在负极/电解质界面的调节行为示意 中南大学陈月皎…
-
厦门大学方晓亮AEM:人工甲酸钠SEI使无负极钠金属电池成为可能
钠金属电池(NMBs)作为下一代可充电池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高它们在有限钠过量条件下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是零钠过量(即无负极结构),是非常需要的,但仍然具有挑战性…
-
重磅!鲍哲南院士最新Matter!
粘合剂,一种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其一旦遇水,粘附能力将急剧下降。 在此,美国斯坦福大学鲍哲南院士等人制备出了一种具有周期性嵌入…
-
南开大学师唯JACS:基于多孔配位链氢键框架的快速锂离子传输
锂离子在固体中的快速和选择性传输对开发高性能的固态电解质(SSE)起着关键作用。具有可调控的Li+传输途径的多孔化合物是有前景的SSEs,但在Li+传输动力学、电化学稳定性窗口和界…
-
陈永/李元勋/陈大明AFM:构建多功能夹层实现固态锂电超高临界电流密度
全固态锂电池(ASSLBs)表现出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巨大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然而,由于固态电解质(Li6.25Ga0.25La3Zr2O12,LGLZO)和锂负极之间接…
-
ACS AMI: 机器学习+DFT指导设计高效的双功能OER/ORR电催化剂
寻找用于可持续和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高效双功能析氧/还原反应 (OER/ORR) 电催化剂至关重要。机器学习(ML)已被用于帮助研究高效双功能催化剂候选者的催化活性来源,其在催化剂研究…
-
陈人杰/詹亮/王艳莉AM: P掺杂NiTe2-x作为锂硫电池的高性能电催化剂
由于高理论容量、能量密度、低成本及良好的环保性,锂硫(Li-S)电池是用于先进能量存储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穿梭效应和缓慢的多硫化物转化动力学一直阻碍着其商业化进程。 在此,北京理工…
-
麦立强/吴劲松/罗雯AEM: 用于非水系钾电池的应变松弛红磷自支撑负极
红磷(RP)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钾离子电池(KIBs)负极,由于其高理论容量、低氧化还原电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体积膨胀巨大和电子导电性差,RP表现出显著的容量…
-
郭孝东/吴振国AEM: 纳米结构硅负极的工业应用制备进展
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迫切需求推动了对具有超高理论容量的Si负极的研究,纳米结构Si的制备是工业应用的第一步,因为它有解决内在问题即锂化/脱锂过程中严重体积变化的潜力。然而,以可…
-
Khalil Amine/陆俊ACS Energy Lett.: 同步辐射对锂硫电池硫正极的影响
虽然锂硫电池正极的开发从原位/非原位X射线吸收研究中受益匪浅,但尚未研究同步辐射的不良影响程度。 在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研究员、Khalil Amine研究员等人提供了在锂硫…
-
Science子刊:机器学习实现多元素异质结构的加速设计和合成
在材料发现工作中,合成能力远远超过从中提取有意义数据的能力。为了弥补这一差距,需要机器学习方法来减少识别所需材料的搜索空间。 在此,美国西北大学Chad A. Mirkin等人提出…
-
张嘉恒/慈立杰Nano-Micro Lett.:酰胺基电解液实现高安全稳定的锂金属电池
锂枝晶的形成以及易燃液态电解液带来的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张嘉恒、慈立杰等提出了一种新兴的酰胺基电解液,它由不同摩尔比的LiTFSI…
-
Nature子刊三连发,集中报道锂硫电池最新进展!
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mAh/g)和能量密度(2600 Wh/kg),被视为下一代最有前景的储能装置之一。然而,目前锂硫电池的应用还面临着来自硫正极和锂负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