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北科焦树强EnSM: 光电化学增强机制实现快充的高能水系Al/MnO2电池
可充电水系电池,如金属铝离子电池(AAIBs),由于其低成本、长期稳定性和高安全性,非常适合大规模储能。作为一种有前途的AAIB正极材料,氧化锰(n 型半导体)具有高工作电压、良好…
-
温珍海/胡翔EnSM: 改进的镁热还原实现互连多孔Si@C负极的高产率合成
由于其超高的比容量,硅基材料已被设想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LIB)的有前途的负极材料。开发简单、方便、可控的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结构的硅复合负极的合成路线仍然是发展硅基复合负…
-
李振声/李新建NML: Na/In/C复合负极在EC/PC电解液中实现优异的Na沉积
在传统的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电解液中,金属钠会自发地与溶剂分子发生有害反应,这极大地限制了基于钠金属化学的高压钠金属电池的实际可行性。 在此,香港城市大学李振声(…
-
南开牛志强Angew: 基于中性温和电解液的高性能对称全有机质子电池
全有机质子电池因其可持续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通常,由于高 H+嵌入能垒,必须采用强酸(如H2SO4)作为电解液为全有机质子电池提供H+。到目前为止,在中性温和电解液中…
-
余家国/张留洋Small Methods: 用于锂硫电池的钴硫属化物电极性能比较
锂硫(Li-S)电池作为储能的可行选择,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受到欢迎。然而,硫和Li2S较差的导电性以及多硫化锂(LIPS)的穿梭效应严重限制了其商业化。 在此,中国地质大学余家国教授…
-
侴术雷/王佳兆/张旺AM: 用于钠电的普鲁士蓝类似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普鲁士蓝类似物(PBA)由于其低成本、易合成和可观的电化学性能,在能量存储和转换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现阶段,对 PBA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其材料级优化上,而很少考虑在实际电池…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沈炎宾Small:钝化锂-碳微球作为有效实用的预锂化材料
预锂化可以将活性锂补充到电池中以补偿由于在电极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相(SEI)而导致的锂消耗,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的能量密度,特别是对于使用具有低初始库仑效率(ICE)…
-
AEM:石墨-硅扩散依赖电极助力高性能全固态电池
电极设计与电子和离子传输密切相关,是影响全固态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先进的储能设备,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荷载流子的运动及其与电极结构的关系。 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Yong Mi…
-
于超/袁爱华/庞欢AFM:具有优异和长效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原始Ni-MOF基电极
旨在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电化学性能的电极设计策略在利用所涉及的能量转换的力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LIBs的电极材料已引起科学界的兴趣,而原始MOF…
-
浙工大陶新永/刘铁峰AFM:碘掺杂PEO电解质实现无枝晶锂金属电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与高还原性锂金属负极接触会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池性能的界面相。 浙江工业大学陶新永、刘铁峰等提出了在聚(环氧乙烷)(PEO)电解质中掺杂痕量碘,以在锂…
-
武理麦立强/王选鹏AFM:调节Mn价态抑制锰基层状氧化物中Jahn-Teller效应
锰基层状氧化物因其高理论容量而成为钾离子电池(PIBs)中最具吸引力的正极之一。然而,Mn3+的Jahn-Teller效应会造成有害的无序结构和不可逆的相变,从而导致循环稳定性较差…
-
吉大晁单明/贾晓腾Adv. Sci.: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全聚合物水系质子电池
由氧化还原活性聚合物电极组成的水系全聚合物质子电池(APPBs)被认为是安全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存储来源。然而,APPBs在承受高电流倍率的同时,在水系电解液的狭窄电化学窗口内最大化…
-
乔世璋AM:镁电池原位成形合金负极的同步辐射X射线光谱研究
镁电池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和无枝晶沉积的镁,在储能设备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Mg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的相关界面问题以及Mg2+离子的缓慢固态扩散动力学,其进一步发展仍然停滞不前。 …
-
侯军刚课题组Angew.: O桥接InNi原子对作为双金属活性位点,协同电催化CO2还原为CO
电化学CO2还原(CO2RR)为增值燃料和化学品(如一氧化碳、甲酸盐、甲烷、乙烯和乙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探究了大量的材料,如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族…
-
黄富强/王家成/郑耿锋Nature Catalysis:离域态诱导选择性键断裂,促进Cu2NCN高效电催化CO2转化为甲醇
甲醇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在化学工业中需求量很大。目前甲醇的工业生产主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50-100 bar,200-300°C)合成,导致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一吨甲醇排放的CO…
-
西交Small: 超薄CoOx层协同Ni单原子,助力Ti:Fe2O3纳米棒高效PEC水分解
光电化学(PEC)水分解制氢作为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氢中的化学能的零排放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因其优异的稳定性常常作为PEC水分解的光阳极。然而,半导体金属氧…
-
四单位联合AFM:Ru/Se-RuO2酸性OER活性高,可控硒化策略功不可没!
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水分解制氢是一项有效和绿色无污染的制氢方法。然而,电化学水分解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析氧反应(OER)缓慢动力学的限制,因此大量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发具有优异活性和耐…
-
电子科大/川大ACS Catalysis: Ru团簇和单原子载体的界面效应提高催化剂的析氢反应活性
电化学水分解制氢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未来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组成。高效、低成本的析氢反应催化剂是可再生电能驱动水电解制氢快速发展的关键。铂(Pt)基材料是最…
-
耶鲁/加州理工Nat. Nanotechnol.:FE近100%!CoPc/CNT助力DCA制乙烯
1, 2-二氯乙烷(DCA)的电化学定向转化,因缺乏选择性地将水溶液中DCA转化为乙烯的催化剂而存在挑战。基于此,耶鲁大学王海梁教授、Menachem Elimelech院士,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