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卢锡洪/喻鹏/高兴远AFM:亲锌Cu位点诱导水系电池无枝晶锌负极!
用于下一代水系电池的锌金属通常存在严重的枝晶生长、不利的析氢和自腐蚀,尤其是在碱性电解液中。 中山大学卢锡洪、武汉工程大学喻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兴远等通过将Zn层预沉积在均质的C…
-
AEM:宽温域(-10至60 °C)、高倍率(50C)、长寿命(1000圈)新型负极
基于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已达到几个关键极限,例如低倍率能力、极端条件下的快速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X. S. Zhao、青岛大学林春富等合理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锂离…
-
何伟东/郭再萍/王功名Adv. Sci.:LiFePO4锂金属电池10 C循环5000次!
锂金属电池(LMBs)由于具有超高的负极容量,在储能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与传统电解液相关的Li+强溶剂化和缓慢的界面离子传输限制了它们的长循环和高倍率性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卢周广/石斌Small Methods:三元过渡金属硫化物助力贫电解液锂硫软包电池
制备高度多孔的硫主体和使用过量的电解液是提高硫利用率的常见策略。然而,富液电解液限制了锂硫软包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 南方科技大学卢周广、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斌等提出了一种新…
-
2022首篇Nature Energy: 耐4.8 V高压、可循环3000次的全固态锂电池!
第一作者:周来东博士 通讯作者:Linda F. Nazar教授 通讯单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研究背景 采用无机固体电解质(SE)的全固态锂电池(ASSB)具有…
-
港科大AFM: -30℃低温下稳定循环500次的高性能锌离子电池!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因其固有的安全性、生态友好性和成本效益而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技术。然而,水系电解液通常会引起寄生界面反应(例如枝晶生长和钝化),从而降低锌金属负极的寿命…
-
160位博士,超过一半成为教授,历数那些从崔屹教授实验室走出的青年才俊!
人物介绍 崔屹,1976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纳米材料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斯坦福能源中心首位华裔主任,《Nano Letters》副主编,MRS、ACS…
-
EnSM: 血凝块启发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的新型纤维蛋白粘结剂
粘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的关键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能够在Si的大体积变化下抑制电隔离的新粘结剂。良好粘结剂的主要要求是高水平的表面极性和机械稳定性,目前多糖结构单元组成的粘…
-
上硅所李驰麟EnSM: 耐用异质SEI实现传统电解液中的可逆镁金属负极
镁金属电池(MMBs)的普及受到镁负极通常遭受严重钝化和在常规电解液中表现出极高过电位的困扰。针对这些问题,非常需要在常规电解液中开发非钝化和无枝晶的镁金属负极。 在此,中科院上海…
-
刘美林/林春富/袁涛Adv. Sci.: 一种在广泛温度范围内的高性能锂存储材料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LIBs)电极材料在低温下的倍率性能普遍较差,严重限制了其在冬季和寒冷气候地区的应用。因此,非常需要开发一种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 在此,美国佐治…
-
支春义/何宏艳Angew: 双电子氧化还原化学实现高性能碘离子转换电池
单电子转移模式加上有机碘电池的穿梭行为导致容量不足、氧化还原电位低和循环耐久性差。赋予其更高的输出电压将非常有希望实现高能量密度,这可能需要新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做出贡献。 在此,针对…
-
侴术雷/王雷/黄扬InfoMat:基于钴基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高性能锂氧电池
非质子锂氧 (Li-O2) 电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代表了很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系统。然而,其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缓慢动力学的阻碍,导致高过电位和较差的循环性能。由于钴基过渡金…
-
最新Mater. Today: 功能齐全,长达140米的热拉伸锂离子纤维电池!
移动计算、通信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对非平面定制电子设备中合适的便携式电源解决方案的需求,纤维作为织物和3D打印物体的基本单元,为开发无处不在的多维电力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
华科李会巧EEM:兼具高倍率、良好稳定性和耐低温的锑/磷固溶体
在合金型负极中,单质锑(Sb)具有合适且安全的平台、简单的锂化途径、小电压极化、高电导率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然而,挑战在于其较低的固有容量(660 mAh/g),不到硅的1/6。 …
-
青科大孟阿兰/李镇江Nano Energy:循环2000次无衰减的镁离子电池正极!
多电子反应作为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可以提供更高的比容量,但是,它会造成结构坍塌,从而导致循环不稳定。 青岛科技大学孟阿兰、李镇江等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K+预嵌入策略来修饰氮掺杂管状石墨…
-
成会明/蒋三平/周光敏ACS Nano: DFT筛选用于可逆Li-CO2电池的电催化剂
缺乏具有高活性的低成本催化剂导致Li-C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尽如人意,具有金属-Nx部分的单原子催化剂(SAC)在改善电池反应动力学和循环能力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如何合理选择…
-
刚发完Nature Nanotechnology,再来篇AFM!
前言介绍 在2021年12月23日,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和北卡罗莱纳农工州立大学鲁小川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Inte…
-
斯坦福大学Science:RNA结构的几何深度学习
成果简介 采用三维结构的RNA分子,对其功能至关重要,对药物发现也很感兴趣。然而,已知的RNA结构很少,通过计算来预测它们被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 在此,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RHIJ…
-
搞事情!如何“杀富济贫”,发Nature大子刊?
杀富济贫 豆瓣9.2分的神剧《天道》,男主丁元英为了送女主一份礼物,决定写一个“杀富济贫”的神话——杀中国HiFi音响领头羊乐圣公司,以济王庙村的贫苦村民,最终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
-
炸裂!Nature:学术打假正式进入AI时代,图片造假藏不住了!
据Nature报道,在一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出版的十种期刊中的任何一种之前,它都要经过一次不寻常的额外检查。自2021年1月起,AACR一直在同行评审后临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