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纯计算】Sci. Bull.:氮掺杂氢化镥的主要成分及压力引起的颜色变化
研究背景 最近,科研工作者在1 GPa下的镥-氮-氢系统中发现了室温超导性,这为长期以来的环境超导目标提供了线索。然而,所有后续实验都没有发现超导性的证据,并且镥-氮-氢体系的组成…
-
【纯计算】Appl. Surf. Sci.:光催化水裂解中GeC/β-AsP异质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研究背景 对Janus-MSSe/g-GeC (M = Mo,W)异质结构的研究证实了Rashba自旋分裂和ii型能带排列的特性。提出蓝磷/GeC异质结构在可见光下增强光吸收和光催…
-
【纯计算】Dalton T.:铂亚纳米团簇催化析氢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研究背景 铂电极的表面结构具有高度变化,但仍缺乏一种能够在促进HER催化的同时探究活性位点的几何变化的方法。日本九州大学Ken Sakai研究了铂胶体(Ptn)的最小亚纳米团簇模型…
-
理化所AM:TiO2负载Cu单原子,实现低浓度乙炔电还原为乙烯并抑制析氢
炔烃的选择性催化加氢生成烯烃对于去除烯烃气体混合物中的微量炔烃杂质用于塑料制造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然而,使用氢气进行热催化乙炔还原往往导致乙烯过度氢化为乙烷,以及产生额外的产品分离…
-
江海龙团队,最新AM!
成果简介 虽然催化位点周围的微环境被认为在热催化中至关重要,但是其在光催化中的作用仍然很微妙。基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海龙教授和焦龙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系列夹层结构的…
-
STEM是什么?扫描电镜中的透射模式!
扫描电子显微镜已成为表征物质微观结构不可或缺的仪器。在扫描电镜中,电子束与试样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可产生二次电子、特征X射线、背散射电子等多种的信号,通过采集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得…
-
仅需7步,XPS Peak软件拟合教程!
第一步:XPS Peak4.1中导入数据 打开xps peak 4.1分峰软件,在XPS Peak Fit窗口中,从Data菜单中选择Import (ASCII),即可将转换好的t…
-
北大董蜀湘团队新突破:可媲美压电单晶的高温压电陶瓷材料
压电材料是一类能够直接实现机械能和电能有效转换的功能电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通讯、军事等领域,在力、热、光、电、磁等功能转换器件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压电材料按照材料形…
-
帅志刚&彭谦JACS: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理论设计
由于纯有机分子的旋轨耦合比较弱,长期以来有机材料室温下没有磷光。 最近,一系列实验发现在固相下纯有机化合物也会表现出高效室温磷光,但其发光效率和寿命不可兼得。 清华大学化学系帅志刚…
-
实验和理论合作:拆分几何和电子效应,打破催化性能随颗粒尺寸变化“火山型”曲线
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对负载型金属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起着重要影响。 从几何结构上看:随着金属颗粒尺寸的减小,低配位原子逐步暴露且比例渐渐升高,显著改变催化材料活性中心的结构…
-
极具创造性,-60°C 液相合成高性能原子级分散金属钴催化剂
单原子催化剂或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的有效合成及应用,是近年来催化和材料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金属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活性中心与相邻配位原子相互作用…
-
秒懂干货丨EBSD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及分析
1928 – Kikuchi – 最早报告了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 EBSDP • 1972 – Venables et. al. – 在SEM中得到了EBSDP • 1982 …
-
刘庆华团队Nature Energy :晶格应变TM-MOF高效双功能电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是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所涉及的一对可逆的电化学反应,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与较低的反应可逆性是制约电池能量效率提升的关键…
-
赞!摩擦纳米发电机控制药物精准递送系统实现高效肿瘤治疗
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症。2018年全球癌症患者约一千八百万人,而且每年新增癌症患者数目在不断增加,预计2030年患癌人数可达…
-
宁波材料所ACS Nano:合成半导体型类MXene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材料
随着柔性透明电子技术的兴起,二维半导体材料近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直接带隙特性使得这些二维结构有望应用在光电子学领域。 在过去十年里,研究者们已相继发展出MoS2和磷烯等典型的具有直…
-
原位电镜+分子动力学模拟,原子尺度观察台阶主导的晶界迁移
晶界迁移(grain boundary migration)是多晶和纳米晶材料中的一种常见的塑性变形行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对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之前的研究广泛报…
-
清华化工系张强课题组在锂金属负极骨架亲锂化学及材料设计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课题组在《科学进展》及《Research》上发表系列文章《掺杂碳材料亲锂性化学诱导锂金属均匀形核》(Lithiophilicity Chemistry of…
-
复旦周永宁JACS:镁离子钠位取代调控钠离子电池P2型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是目前储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具有和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钠离子也可以像锂离子一样,在正负极之间可逆地迁移,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 由于钠元素在地球上储量极其丰富…
-
周豪慎&郭少华AFM:新型岩盐结构Li2Ni1/3Ru2/3O3富锂正极材料
层状富锂材料具有更多的活性锂离子可以参与充放电过程中的脱嵌行为,相比正极材料(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提供大于250 mAh g-1 的比容量。 其充放电过程中除了过渡金属变价机制,…
-
Nature子刊:光诱导FeS纳米片半导体—金属相变高效电催化析氢
获取清洁的氢能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世界性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通过催化剂设计高效地获取氢能一直是当代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研究热点。 研究表明良好的电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