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解读
-
【DFT+实验】王春生团队重磅NE:局部高浓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一、引言 锂 (Li) 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而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设备。然而,锂负极上锂枝晶的生长和高压正极的不稳定性仍然是未解决的挑战,并限制了其商业化。由于大多数电解质…
-
【DFT+实验】木士春教授ACS Energy Letters:揭示本征堆垛缺陷对富锂层状正极锂离子输运的影响
【研究背景】 晶体缺陷在晶体材料中广泛存在,对调节功能材料的特性至关重要。其中,堆垛层错作为二维平面缺陷,在六方密堆积和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晶体材料中较为常见。其中,六方密堆积结构是…
-
电池顶刊集锦:姚宏斌、徐吉静、孙庚志、李成超、孙世刚、杨剑、支春义、陈忠伟等成果!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非晶态电解质匹配高镍正极实现稳定全固体电池 固体电解质(SE)是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AS…
-
鲍哲南/崔屹/秦健JMCA:醚基电解质溶剂氟化度对锂金属电池性能的影响
研究证明,使用氟化溶剂的电解质可以通过阴离子和氟化溶剂分子的分解形成坚固的固体电解质界面,从而有效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 在此,美国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崔屹教授以及秦健教授等…
-
华科王成亮Angew:用于快速阴离子存储的供体-受体 (DA) 共轭聚合物
近年来,有机电极材料引起了电池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它们仍存在电极电位低、反应动力学慢和循环寿命短等问题。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王成亮团队报告了一种通过使用二氢吩嗪(PZ)和噻蒽(T…
-
西安理工李喜飞AFM:LiZn/Li2O 诱导化学限制实现无枝晶锂金属负极
尽管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会缩短锂金属负极的循环寿命,但锂金属已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锂金属电池的潜在负极候选者。 在此,西安理工大学李喜飞团队通过基于原子层沉积的亲锂 ZnO 诱导化学限…
-
【计算文献解读】ACS Catalysis:KOH浓度的影响和OH–在CO2电催化还原中的作用
成果简介 碱性溶液通常是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的优选介质,因为它具有高电流密度和低过电位,并同时抑制析氢副反应。在此,明尼苏达大学Matthew Neurock等人使用…
-
计算顶刊集锦:俞汉青、刘彬、周启星、刘洪阳、郭少华等计算成果
1. Energy Environ. Sci.:OER的自循环途径 析氧反应(OER)受到传统四-电子转移途径(4e— OER)动力学缓慢的困扰。基于此,清华大学伍晖教授和暨南大学…
-
【计算文献解读】ACS Catal.:用于二氧化碳还原的单层MoS2中的基面活化
研究背景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是一种减少大气二氧化碳(CO2)的方法,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s),如二硫化钼(MoS2),已成为CO2RR的有效催化剂。然而…
-
Nature子刊:Ru1CoNP/HAP SSAA催化糠醛合成哌啶和吡啶
通过可利用的生物质可持续地生产增值N-杂环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并为经济和生态地改进精细和散装化学品的合成创造了可能性。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爱琴研究员、华东…
-
张万斌等Angew:Pd/Cu/Li三元体系助力合成氟化氨基酸!
氟化氨基酸和相关肽/蛋白质在医药和农业化合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以对映选择性的方式将C-F键引入氨基酸的策略仍然有限,并且没有这种不对称催化策略的报道。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张万…
-
综述: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非绝热近似
在过去近40年中,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DDFT)使得我们能够计算那些在量子力学中本来无法处理的电…
-
西交王鹏飞/刘梦婷EnSM:具有选择性锌离子通道的双网络保护层实现稳定锌负极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的发展受到不可控枝晶生长和锌金属负极上的有害副反应等限制。 在此,西安交通大学王鹏飞,刘梦婷等人在锌负极上构建了双网络琼脂糖-聚丙烯酰胺(AG-PA…
-
青能所/海大ACS Energy Letters:实现镁金属负极的平面沉积/剥离行为
研究表明,即使在电流密度极低(0.01 mA cm-2)的情况下,使用聚烯烃隔膜,镁(Mg)金属电池也容易发生短路。事实证明,由基底的高晶格失配引起的岛状镁沉积是造成电池短路的罪魁…
-
JEC:边缘和锂浓度对石墨负极插层动力学的影响
石墨界面是锂离子电池(LIB)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着影响锂嵌入动力学。 在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彭超,南安普顿大学Denis Kramer等人通过第一原理计算,全面探讨…
-
重磅!乔世璋教授团队,2024年度首篇JACS!
成果简介 由于电极动力学特性差,可充电电池的超低温运行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基于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通讯作者)等人首次报道了通过π-π堆叠与单层氧化石墨烯(GO)杂…
-
广东工业大学敖志敏课题组:单原子催化剂催化分解硫化氢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第一作者:周君慧 通讯作者:敖志敏 通讯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此论文是“二维光催化材料”专刊邀请稿,客座编辑:电子科技大学董帆教授 引用信息 周君慧,敖志敏,安…
-
中山大学刘阳辉、王梦晔与南方科技大学周菲迟合作提出一种基于宽时间动力学调制窗口多端离子栅控晶体管的储备池计算
背景介绍 为了克服冯诺依曼瓶颈,提高算力的同时并降低功耗,以人工神经网络(ANN)为架构、新型忆阻器件作为计算单元的全硬件计算平台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课题。其中储备池计算(RC)是一…
-
【DFT+实验】AEM:气凝胶固态电池新进展
引言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为下一代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仍面临锂枝晶生长和厚度的挑战。 正文部分 01 成果简介 本文开发了由低密度自支…
-
优于3D模型,成功率达90.6%,基于扩散的生成式AI从2D分子图探索过渡态
TSDiff 预测分布的概念说明。(来源:论文) 编辑 | X 过渡态(TS)探索对于阐明化学反应机制和动力学建模至关重要。最近,机器学习模型在 TS 几何形状(geometrie…